“避税天堂”规则变了,百济神州出走瑞士
文 | 源媒汇,作者 | 胡青木,编辑 | 苏淮
中国“创新药一哥”准备“搬家”了。
百济神州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通过董事会决议,决定将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瑞士。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位于加勒比海,面积仅264平方公里(约为香港的1/4),常住人口不足6.5万的开曼群岛,是全球众多企业的“避税天堂”。自1978年英国皇家法令永久豁免直接税以来,这片土地便成了跨国企业的“税务乌托邦”——零企业所得税、零资本利得税、零遗产税、零个人所得税,仅通过进口关税和印花税等维持财政运转。
凭借这种极具吸引力的税收政策,开曼群岛吸引了全球超过12万家企业在此注册,其中包括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以及众多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
百济神州也同样被这些优势吸引,于2010年10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这不仅降低了公司初期的运营成本,还为后续打通国际资本市场奠定了基础。
但如今,15年过去了,百济神州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从“避税天堂”撤离呢?
开曼群岛不再是“天堂”
2010年成立之初,百济神州创始团队于开曼群岛注册设立主体公司,并通过香港子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以股权控制模式整合北京、上海等地的研发实体。
这种架构属于典型的红筹架构,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设立控股公司,以股权或协议控制方式间接掌控境内实体资产或业务,最终以境外注册主体作为全球化融资和上市平台。
天眼查披露的融资信息显示,在该架构下,百济神州累计融资规模高达690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注明,货币单位下同),有力支撑了其研发管线拓展与全球化业务布局。
注:均按照当时的离岸人民币汇率进行换算
然而,2024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全球最低税规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
根据规则,全球合并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的跨国企业集团,需在各税收辖区分别计算有效税率,且不得低于15%。若某辖区实际税负导致有效税率低于这一标准,企业需按补足税机制(15%-实际税率)对该辖区利润差额部分补缴税款。
这一规则,直接瓦解了通过转移利润至传统低税离岸中心的税务筹划模式。
以百济神州为例,若继续保留开曼注册地作为利润归集中心,其海外子公司(如美国、欧洲)汇回开曼的利润(比如知识产权授权收入、股息收益等),因有效税率为0%,需按15%的补足税比例全额补缴,进而会导致整体税务成本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避税天堂”的压力与日俱增。自2017年欧盟首次发布税收“黑名单”以来,通过年度动态更新机制持续施压——在2025年2月的最新名单中,美属维尔京群岛、巴拿马等11个辖区仍被列为不合作辖区,面临欧盟成员国的金融限制与贸易歧视。
开曼群岛虽凭借2024年《经济实质法》的修订脱离欧盟“黑名单”,但其曾于2020年首次上榜的历史记录,已对国际资本信心造成一定损伤。
欧盟“避税黑名单”等机制强化了对离岸中心的监管,企业若继续依赖开曼架构,可能面临声誉风险和合规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在全球不断加大的监管压力下,企业迫切需要在透明度与效率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在此大背景下,百济神州将目光投向了瑞士。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百济神州选择了瑞士呢?
瑞士的吸引力
2025年一季度,百济神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收达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亏损同比大幅收窄95.05%,从去年同期的19亿元降至9400余万元。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全球市场的出色表现,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减亏的关键因素。
百济神州管理层此前也释放了明确信号,预计2025年将首次实现盈利。然而,黎明就在眼前,却突发变故。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签署的“最惠国定价”行政令,要求美国药价与全球最低价接轨。这一政策,使百济神州的核心产品泽布替尼等面临30%-80%的价格下调风险,直接冲击百济神州占全球营收过半的美国市场,给公司的盈利前景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瑞士相对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就成了吸引百济神州的重要因素之一。
源媒汇查阅发现,瑞士企业所得税率平均为13.04%,显著低于美国20%-30%的所得税率,也略低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15%税率。而且,瑞士还有研发费用全额扣除抵税与州级专项补贴(如巴塞尔州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支出给予最高10%的现金返还),结合相对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迁址瑞士有望帮助百济神州每年节省数亿美元的税收费用。
更重要的是,瑞士与全球超100个国家签订了税收协定,跨境股息预提税可降至5%(如中瑞协定、美瑞协定)。相比之下,开曼群岛因缺乏税收协定网络,企业需承担高达30%的跨境预提税。百济神州通过瑞士主体向全球子公司收取专利授权费或利润时,可显著降低税务成本。
除了税收方面的优势之外,瑞士吸引百济神州的另一优势,是其成熟的医药产业链集群。
瑞士巴塞尔地区有着“欧洲药谷”之称,该区域汇聚了罗氏、诺华等全球制药巨头及数百家生命科学企业,形成了覆盖药物发现、临床试验、生产制造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苏黎世和日内瓦等地的产业集群则聚焦罕见病、肿瘤治疗等细分领域,依托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顶尖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构建了“学术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闭环体系。
针对美国药价管控对业绩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迁址瑞士预计能带来多少税务减免等问题,源媒汇向百济神州董秘办发生了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综合来看,百济神州从开曼群岛迁址瑞士,核心在于通过瑞士的税收制度、巴塞尔的生命科学集群的产业链协同,构建起税务优化、成本控制与风险缓冲的多重护城河。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