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出口增量未增收,中国车都卖到哪去了?
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稳中有增,对欧盟出口明显回暖,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国家出口大幅下降。
5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3月汽车整车出口数据。2025年3月, 中国汽车整车出口56.8万辆,同比增长15.9%,出口金额达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025年1月-3月,汽车整车出口153.8万辆,同比增长16.4%,出口金额257.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根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海外市场自主品牌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8%,“可统计市场的零售表现很好”。
虽然出口量成绩喜人,出口金额增速却并不与之相匹配。与去年全年汽车出口量、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2.7%和15.5%对比,“增量不增收”的现象较为严重。
这也与汽车产业整体利润率走低的趋势吻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汽车产业利润率仅3.9%,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相较去年,汽车行业的利润进一步下降。相较十年前,利润已经腰斩。
2025年,中国汽车都卖到哪去了?

从出口方向来看,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市场颓势明显,欧洲、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市场增长迅速。
根据崔东树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独联体国家出口同比下降近30%,而俄罗斯是这一下降背后的主推动力,2025年3月中国自主品牌在俄销量为4.9万辆,同比下降50%,一季度累计销量15.6万辆,同比下降31%,虽然仍是出口第一大目的国,和去年同期单月近十万辆的数据相比,颓势明显。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乘用车市场因日、韩、欧系等外资车企撤离,留下巨大缺口,给了中国车企快速涌入的机会,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0.5%,达到115.8万辆。
今年2月,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利哈诺夫在国务院会议上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实施更严格的认证和审查,陆续暂停了包括中国汕德卡SX3258卡车在内的多款商用车的销售。此举也被认为是俄罗斯政府为重振本土汽车产业,为本土企业创造缓冲空间的措施。
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中国对英国出口整车超过4.2万辆,同比增加59%,位列第二,仅次于俄罗斯。相比去年同期的第六上升明显。此外,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的表现也颇为亮眼,分别出口3.8万辆(同比增长34%)和2.3万辆(同比增长29%)。
对欧盟的出口也在回温。一季度中国向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出口2.8万辆和2.2万辆汽车,同比增加80%和173%。意大利销量在所有出口国中位列第六,西班牙第十,而去年同期两国都未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虽然谈判结果尚未公布,中欧政策层面对汽车贸易态度缓和的影响已有所体现。
除了地缘政治因素外,欧盟市场回暖也受混动车和燃油车重受消费者青睐的影响。
根据Dataforce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在欧洲登记的中国品牌汽车数量超过15万辆,3月单月登记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同时,电动汽车占比仅30%,为自2020年初以来的最低。
得益于欧盟的减排战略和政策,中国车企在欧盟的布局重点一直是电动汽车,但从去年欧盟加征反补贴关税开始有所变化。以上汽MG为例,根据Dataforce的数据,其一季度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数量达到4.7万,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而电动汽车销量则下降了一半。
今年2月,比亚迪在欧洲推出纯电动车型元 PLUS(Atto 2)时宣布,未来新电动汽车推出后的6个月内,将同步推出对应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到了4月中旬,这一时间周期又缩短至3个到4个月,也反映着市场偏好的加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