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董事会、提前套现!硅谷投资圈正在放纵强势的AI创业者
编译 | 李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8日消息,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投资人这些天可谓是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只为说服AI初创公司的创业者接受他们的投资,尤其是那些曾在OpenAI(代表产品ChatGPT系列)或Anthropic(代表产品Claude 系列)等明星AI公司担任过高管的创业者。
▲Thinking Machines Lab公司联合创始人Mira Murati
据相关最新报道,由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联合创办的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正在引起创投界关注,在该公司最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中,联合创始人Murati基本上对董事会拥有完全否决权,可以对收购要约、高管解雇及薪酬审批等关键决策拥有最终决定权。尽管律师们谈道这种程度的控制权前所未有,但这实际上可能正在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一、AI行业融资中创业者成为强势的一方
投资机构Costanoa Ventures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Greg Sands称,他在过去一个月参与的一家国防AI初创公司的融资过程中,也看到过类似的安排。
▲投资机构Costanoa Ventures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Greg Sands
Sands说,当投资人过去曾与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有过合作经历,且创始人有丰富的公司运营经验时,他们对这类创始人在董事会中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安排会更加放心。
他还说在人工智能这样的行业中,这类条款可能更容易普及,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企业未来可能会在是否发布危险但利润丰厚的技术问题上与投资人发生分歧。
二、风投机构通过让利策略吸引AI创业者
为了吸引创始人,风险投资机构还会采用其他策略。有投资人透露,在竞争激烈的AI融资轮中,有些领投机构谈道将不会占据董事会席位,从而让创始人保留更多控制权。
还有些情况下,尽管投资人会加入董事会,但他们在审批高管薪酬提升时也会非常配合,不会横加干涉。
值得注意的是,该投资人还补充说,至少在某个案例中,公司之所以能够为高管涨薪,资金来源并非是新增融资,而是通过优化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流程,削减了相关算力开支。
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打脸了“杰文斯悖论”,悖论认为以煤炭使用为例,成本下降会刺激使用量增加,而在该公司案例中,效率提升反而促成了使用量减少和成本下降,从而释放了现金流,用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再分配。
▲图片左侧为风险投资机构Menlo Ventures的投资人Deedy Das
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多使用的另一个杠杆是允许创始人在早期就出售部分股权。风险投资机构Menlo Ventures的投资人Deedy Das上个月发帖称,他看到有3位创始人在A轮或B轮融资中通过私募股权的二次转让出售的股份总销售额超过了整个初创公司的ARR(年经常性收入)。
而投资人之所以愿意让创始人提前套现,部分原因是他们看到OpenAI和Anthropic等成熟AI实验室的员工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变现。OpenAI现任和前员工在过去几年中共出售了约27亿美元的股份;而外媒The Information同样报道Anthropic也在进行首轮员工股权出售,总额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结语:风口之下,切勿忽视创始人激励机制的隐患
尽管在初创公司早期允许创始人适度套现以满足生活需求(如购房、子女教育)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过早或大规模的股份出售可能削弱创始人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投入,转而关注个人财富的使用,进而损害企业治理和投资人信心。
投资人或许该重温一下滑板车租赁公司Bird和办公场所租赁公司WeWork这样的公司是怎么“翻车”的历史,在公司业务尚未成熟、估值仍在快速变化时,两位创始人进行了数亿美元的大额套现。
最终,这些公司在估值下滑、亏损加剧中经历“翻车”命运,也给今天的投资人敲响了警钟——在追逐AI风口的同时,仍需警惕创始人激励机制失衡的风险。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