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基金经理调查:人工智能泡沫忧虑上升
最新全球基金经理调查:
人工智能泡沫忧虑上升
◎记者 王彭
近期,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出现泡沫的辩论正在基金经理之间展开。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逾半数受访者认为当前AI已出现泡沫;另有45%的投资者认为“AI泡沫”是当前最大的尾部风险。站在当下时点,多家机构认为,AI领域虽存在局部泡沫和交易拥挤,但整体基础比互联网泡沫时期更健康,市场未来将更关注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
近日,全球算力龙头英伟达发布了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英伟达三季度营收为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为319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尽管英伟达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但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是否已催生泡沫的争论却愈演愈烈。强劲的业绩数据与市场弥漫的谨慎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银行11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忧虑显著上升。这项全球调查涵盖了172位基金经理,他们共管理着4750亿美元资产,调查时间是在11月7日至11月13日。
在受访者中,45%的投资者认为“AI泡沫”是最大的尾部风险,该比例较10月的33%大幅提升,反映出投资者对科技股超涨的警觉。此外,科技行业的头寸仍然非常拥挤,54%的受访者将“做多七巨头”列为最拥挤的交易。
沪上一位外资公募市场策略师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当前美股人工智能板块确实存在局部性泡沫风险,尤其集中在那些基于未来收入高预期而进行相互投资的企业,其核心风险在于盈利增速能否匹配甚至超越前期的投资强度。
不过,他认为板块当前的总体风险仍相对可控。一方面,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英伟达)在AI领域的投资规模普遍控制在其营业现金流的60%左右,表明其资金实力尚能支撑当前的投入节奏;另一方面,部分业务已开始贡献实际收入,例如微软已将AI服务与云计算业务深度绑定,形成可观的现金流。此外,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当前企业通过大规模借贷进行投资的现象尚不突出,杠杆水平总体较为稳健。
针对市场将当前AI热潮比作2000年互联网泡沫,路博迈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主题投资负责人温演道发表观点称,当前AI领域的估值与资本支出基于扎实的财务表现,总体而言仍属理性。尽管资本集中度提高及巨头间相互依赖构成了潜在风险,但就目前而言,市场需求、产能、融资与项目执行之间仍保持着基本匹配。
“尽管我们不认同‘AI泡沫’的悲观论调,但这并不代表AI就是我们眼中唯一的投资方向。相反,此次市场回调恰恰印证了我们的核心判断:当前正是将投资布局向大型科技股之外进行多元化拓展的良机。”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布莱恩·莱维特发表观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