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声明!某车企应停止使用“北汽”标识

2025年11月23日,21时41分33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 views 次

(来源:Apsoto汽车社区)

11月22日,北汽集团发布声明称,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收到人民法院就某汽车企业不正当竞争案件作出的一审胜诉判决。法院认定,该企业使用“北汽”及含有“北汽”字样的标识,损害了北汽集团的竞争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依法判决其立即停止使用含有“北汽”字样的企业简称,并需公开登报声明以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向北汽集团支付经济损失赔偿及维权合理开支。

官方声明!某车企应停止使用“北汽”标识

判决书明确指出北汽集团长期在交易文书、媒体报道、自媒体宣传等各类商业活动中持续、广泛使用“北汽”北汽集团”作为企业简称,并持有多项“北汽”北汽集团”相关商标。经过数十年发展,“北汽”“北汽集团”企业简称已在相关公众中建立起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明确的商业标识意义,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并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关联关系,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简称”。北汽集团表示,北汽集团始终尊重知识产权,重视市场规则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未经许可使用“北汽新能源”、“北汽越野车”、“北汽王牌”、“北汽212”等均属严重侵权行为,北汽集团将以法律手段持续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虽然北汽集团在声明中并未透露发生纠纷的是哪家汽车企业,但不难猜出这家企业就是北京汽车制造厂。虽然这两家公司都有“北汽”,但却是两家毫无关系的独立公司。

官方声明!某车企应停止使用“北汽”标识

北京汽车制造厂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公司,与北汽集团也有一定的渊源。资料显示,北京汽车制造厂成立于1951年,是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后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由新中国第一元帅朱德亲笔题写厂名。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达成合资经营协议,组建了我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2001年,经历重组改制,北京汽车制造厂成为北京汽车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北汽控股”)子公司。2010年,北汽控股以包括北汽制造51%股权在内的资产出资成立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北京汽车制造厂由此成为北京汽车子公司。2015年,应北京国资委的要求,北汽集团将所持的北京汽车制造厂股权全部挂牌转让给富路集团,北京汽车制造厂彻底脱离北汽集团,成为民营企业。2020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将总部从北京落户至青岛。2023年,魏桥集团收购北京汽车制造厂。

官方声明!某车企应停止使用“北汽”标识

虽然被魏桥集团收购,北京汽车制造厂并未改名,仍然使用“北汽”、“北京汽车”等名称,确实对于不明所以的消费者来说容易产生误导,而因为此,北汽集团与北京汽车制造厂的纠纷也不断。

2024年6月7日,北汽集团发布澄清声明: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在其产品、宣传、子公司名称上使用北汽集团的“北京”“北京汽车”“北汽”等商标、字号,多次提到井冈山、212等北京汽车工业历史。北汽集团澄清,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山东青岛的民营企业,与北汽集团无股权关系、产权关系,北汽集团不对相关产品售后及服务承担任何责任。

官方声明!某车企应停止使用“北汽”标识

2025年10月5日,北汽集团发布澄清声明,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于2024年推出一款车身标注212的汽车,该车型在爬坡过程中发生翻车且A柱严重变形,事件引发关注后,部分媒体及网友曾将其误认作北汽集团及旗下北京越野相关的212车型;实际上,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北汽集团无任何股权或产权关系,北汽集团已就此澄清,提醒广大社会公众、媒体朋友和消费者谨慎鉴别与区分。

官方声明!某车企应停止使用“北汽”标识

官网显示,目前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拥有212越野、锐胜汽车、卡路里、元宝等品牌车型,拥有青岛、德州、黄骅三大生产基地。目前来看,北汽集团欲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一审已经胜诉,但不排除北京汽车制造厂进一步上诉的可能,最终还需要官方披露进展。如果北汽集团胜诉,那么北京汽车制造厂或将改名,并赔偿相应损失。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