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大闸蟹的江湖:正宗阳澄湖并不多见,短斤少两、卡券虚标却常有

2025年11月22日,15时24分15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 views 次

蟹卡兑换大闸蟹存在短斤缺两和价格虚高的问题,部分商家通过补换货息事宁人,且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市场鱼龙混杂。

“秋风起,蟹脚痒。”到了一年吃大闸蟹的季节。近期蟹卡兑换大闸蟹到了高峰期,第一财经记者开箱测评了多张蟹卡后发现,蟹卡兑换大闸蟹存在短斤缺两的问题,有产业链者透露,一张标价千元级别的蟹卡很可能被虚高了十倍价格。

大闸蟹市场鱼龙混杂的背后与大闸蟹产量、蟹卡赠礼模式等都有关联,且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少之又少,一张小小的蟹卡存在诸多猫腻。

独家调查|大闸蟹的江湖:正宗阳澄湖并不多见,短斤少两、卡券虚标却常有

短斤缺两、价格虚高

在过去几年中,大闸蟹被诟病最多的就是缺斤少两,曾有消费者曝出网购大闸蟹的重量缺一半。第一财经记者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的平台上看到,投诉大闸蟹相关的有6000多条,其中缺斤少两的并不在少数。有消费者称,购买了4两~4.3两的大闸蟹,实际到货不到3两;甚至有消费者投诉一箱10只蟹没有一只达标的。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亲测“阳澄好记”698型蟹卡,提货后带绳称重发现,10只大闸蟹中有5只短斤缺两,主要集中在公蟹,蟹卡上标明公蟹每只重量在3.2两~3.5两,但其实有4只公蟹单个重量仅在2.5两至2.9两,缺少30%多的重量。

对于称重的标准,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指出,商品蟹重量应为大闸蟹单只产品的净重,不包括商品标签、捆扎绳及预包装物的重量,且捆扎包装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绿色环保材料。重量标注清晰、准确,单只误差应不超过净重的7%。

第一财经记者随后致电上述蟹卡所标注的客服,工作人员快速进行了处理,按照缺少的总量补发一只公蟹和一只母蟹,即补发的大闸蟹总重量是超过缺失重量的,且全程态度良好。

“蟹卡一般用于送礼,很多收货者自己未必出钱,所以即便发现问题,收货者也不太会追究,比较精明的商家会对于投诉者友好且爽快地补换货,以便息事宁人,毕竟会死磕到底的消费者占比很低。且很多蟹卡有效期都是长期的,部分消费者放久了会忘记提货,因此有一定比例的蟹卡根本长期无人提货,但蟹卡费用是购买时已经支付的,所以蟹卡发行企业基本稳赚。”长期从事农产品直销的吴伟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成功维权的记录。有网友称,收到螃蟹后发现分量不足,称重后发现重量比声称的少了10%和12%,于是要求商家赔偿,并最终实现了全额换货。也有网友晒图称,买回螃蟹发现捆绑用的绳子单只就有25克重,也获得全额退款。

“蟹卡的价格也是虚高的,标着数百元到数千元的蟹卡,其实根本不可能这么贵,虚高数倍甚至10倍都是存在的。所以小部分蟹卡发生退换货就赶紧友好处理,大多数蟹卡商家都赚到了。”吴伟强进一步表示。

做蟹卡转售生意的孙明透露,很多标着2000多元左右的蟹卡,其实成本只有数百元。“如果商家愿意,标注2000元~3000元都可以,消费者很难界定。”

随着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在线销售蟹卡越来越鱼龙混杂,相关的整治也在进行。抖音最新数据显示,自8月开展大闸蟹专项治理以来,抖音共处置违规达人646个、违规直播间1085个,清退或停业整顿了432家违规商家,封禁违规商品超969个。其中典型案例中就包括了店铺宣称大闸蟹规格为2.5两一只,但消费者到手只有1.7两的情况,平台对相关店铺进行了清退、货款冻结、停止结算并扣除了违约金。

独家调查|大闸蟹的江湖:正宗阳澄湖并不多见,短斤少两、卡券虚标却常有

量升价跌,操作空间大

蟹卡价格浮动大且补换货迅速的背后又一大原因是大闸蟹产量上升,价格下跌,采购成本降低后,给了蟹卡发行商和中间商更大的操作空间。“采购成本低的话,蟹卡的价格也好调整,消费者嫌贵那么就降低一些,不嫌贵就标高一些。出现投诉补换货也可以多给几只大闸蟹,反正也不耗费太高成本。”孙明透露。

江苏高淳蟹商韩宝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大闸蟹的价格比往年有至少一成的下降,中秋时由于气温过高,蟹的品质受到一定影响,当时蟹农推迟了螃蟹上市的时间,导致价格有所高企,但近期比中秋时已有两成左右的跌幅。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兴化市场4两公蟹的收购价为40元/斤(普通)和65元/斤(精品),2024年同期是62元/斤和75元/斤。

上海的一位水产门店商家告诉记者,他经营螃蟹生意多年,因为阳澄湖大闸蟹很难获得货源,主要还是销售太湖的大闸蟹。今年太湖的大闸蟹也迎来丰收,相较去年,个头更大,产量提升,价格降低了两三成左右。

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月林一直在运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1600亩养殖基地。尽管今年大闸蟹上市期比往年推迟了近20天左右,但郎月林表示:“我们管理水平提高了,质量比往年还提升了。”郎月林的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其中超过1600亩专用于大闸蟹养殖。通过精细化管理,亩产稳定在约200斤,年产量达160吨。在天气不利的年份,凭借水草种植和技术管理的优势,其产量不降反升。

与郎月林所在基地的情况相似的还有阳澄湖产区,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协会相关负责人姚水生透露,今年1.57万亩湖区围网和6.79万亩高标准改造池塘产量达到1.035万吨,比去年增长450吨。

蟹商对于后续市场价格并不乐观。据介绍,2024年因为持续极端高温,导致大闸蟹产量受损,年末4两公蟹价格曾一度蹿高至百元/斤以上,但今年高温天气总量有限,一般因高温而受损的蟹塘亩产也有200多斤,而正常蟹塘则能达到300斤的亩产量,所以今年大闸蟹并不缺货,后续价格还能不能冲高仍有待观望。

独家调查|大闸蟹的江湖:正宗阳澄湖并不多见,短斤少两、卡券虚标却常有

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难买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闸蟹产量增加,但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并不多。有养殖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消费者通过蟹卡提取的所谓“阳澄湖”大闸蟹,大部分都不是阳澄湖的。

小曾的父母在苏州阳澄湖养了20多年大闸蟹,阳澄湖的湖区分为几个片区,他家所在的唯亭镇阳澄村,早年间每家分到了5亩湖区水域的养殖权。几年前,小曾父母又从其他三家那里租借水域,成立了苏州宜明达蟹业有限公司。目前他家共有20亩水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养殖户。

小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9、10月份天气较为炎热,因此大闸蟹成熟得晚,个头饱满,整体品质还是不错的。他家20亩水域,大概能产出4000斤大闸蟹。从10月左右开始销售,大概会持续销售到12月,价格跟往年没有太大变化,比如中等规格的售价80元/只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在阳澄湖约500平方公里水域,有着上千家大闸蟹养殖户。小曾透露,在销售渠道上,目前家中大闸蟹主要通过熟人渠道直接销售,也就是亲戚朋友等老客人,客源较为固定,基本不经过电商或中间商销售。早年间,由于蟹贩等中间商低价收购,蟹农利润微薄,养蟹收入仅够一家人自给自足。近几年,由于自己也步入社会,逐渐积累客户资源,加上信息社会的便利、快递冷链等物流完善,家里的大闸蟹基本能做到自产自销。更何况,很多蟹农的湖水养殖面积在5亩左右,相比小曾家的产量更少,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基本上被熟人渠道销售一空。”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产地价格比较透明,本身就比其他地区的大闸蟹贵1倍左右,如果中间商再往上加价过多,售价过高,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因此中间商的利润空间不大,不太可能去销售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而为了赚取较高的差价,一些中间商往往是直接拿外地大闸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销售,这样利润更为可观。

“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去采购都得提前付费买断,这样也只能获得有限的量,且不会通过蟹卡这样的方式,而是我采购后直销给消费者。蟹卡这类渠道基本不会有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吴伟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有大闸蟹销售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阳澄湖湖区的大闸蟹基本不会在网上销售,网上能买到的都是塘蟹,其实消费者也吃不出湖蟹和塘蟹的区别。

公开资料显示,阳澄湖高标准池塘是沿阳澄湖周边,引阳澄湖活水进行生态养殖的区域。这些池塘模拟湖区的生态环境,出产符合标准的大闸蟹,同样可以被认证为“阳澄湖大闸蟹”。根据近日抽测数据分析,预计全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在1.035万吨左右,其中围网养殖区面积1.57万亩,产量1550吨左右;沿湖周边高标准池塘养殖面积6.79万亩,产量8800吨左右。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苏州市消保委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近期发布阳澄湖大闸蟹消费提示,阳澄湖大闸蟹有专用防伪标识,每年都有所不同。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溯源标识在延续“一蟹一扣”的机制上,增加“一箱一贴”的双重防伪。

独家调查|大闸蟹的江湖:正宗阳澄湖并不多见,短斤少两、卡券虚标却常有

大闸蟹“出海”

对于蟹农而言,如今他们也在寻找新的渠道,比如“出海”。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协会相关负责人姚水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年来,在政府和协会的倡导培育下,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逐年增加,阳澄湖大闸蟹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主要出口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江苏省金唐市蟹农张建龙早在2002年就布局的东南亚外销渠道,如今成了稳定的“压舱石”。每年约50吨的大闸蟹,通过5小时航空圈,鲜活地送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的华人餐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闸蟹的市场。”这条渠道有效分散了国内市场的波动风险。

在郎月林看来,如今的大闸蟹产业早已过了“论斤卖”的粗放时代,进入了“论只卖”的品质赛道。“以前是要养得大,现在关键要养得好。消费者嘴都很刁,不好吃,光大没有用。”郎月林透露,他养殖的大闸蟹也在“出海”,主要面向两类客户:一是国内追求极致口感的资深食客,二是对品质有严苛要求的出口市场。

对于国内销售,张建龙则采取了分层策略——高品质蟹用于出口和定制礼品;规格稍次的则流向各地农贸市场的商贩,满足大众消费。“只能慢慢卖,今年销售周期长一点,我们就把节奏放慢,把存量消耗掉。”张建龙说。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直接产值45亿元左右,以大闸蟹为核心,贯穿养殖、销售、餐饮和物流的全产业链规模达到350亿元。

(文内吴伟强、孙明为化名)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