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融合创新 服务业发展纲目并举

2025年11月10日,08时37分3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2 views 次

提质增效融合创新 服务业发展纲目并举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围绕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十五五”规划建议作出一系列详细部署: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扩大服务业开放,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

专家表示,系列部署为“十五五”时期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指明方向,明确路径,标志着我国服务业发展将进入提质增效、融合创新的新阶段。

实施扩能提质行动

当前,我国服务业扩能提质迎来广阔空间。202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34万美元,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等结构性变化趋势明显,为服务业扩能提质提供广阔空间。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将加快促进经济生态重塑优化、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涛表示。

作为服务业两大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构成扩能提质的“双引擎”。生产性服务业提质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关乎民生福祉与消费活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

聚焦生产端,刘涛认为,应在深化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质量。聚焦价值链核心环节、要素配置关键领域,加快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供应链金融等行业发展,培育融合发展服务业态。

着眼生活端,刘涛表示,生活性服务业对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和消费满意度,加强餐饮、家政、养老、旅游休闲等领域标准化建设,更好引导优质服务创新。

从生产到生活,从供给到需求,服务业扩能提质正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持续扩大开放领域

扩大服务业开放是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一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服务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外资流入领域。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109.3亿元,占比超七成。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说,随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服务业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从现实维度看,当前我国服务业开放广度和深度仍有拓展空间。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发表题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署名文章,其中对“十五五”时期服务业扩大开放任务着墨较多。

王文涛表示,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研究推动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领域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深化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迈向“十五五”,我国服务业开放有望加力提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开放动能。

提高融合发展水平

融合化是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也是服务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趋势所向,政策领航。“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推进服务业数智化。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是双向赋能的动态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杰长表示,现代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产品赋予新业态特征,而先进制造业技术亦能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两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知识传递、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会激发业态模式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关键。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从发展基础看,我国服务型制造已形成初步优势。《中国服务型制造区域发展指数(2024)》显示,2018—2023年我国该领域发展水平持续攀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为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构建起完整的支撑体系。

(来源:中证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