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三季报全景:亏损收窄现曙光,“反内卷”远未到终局

2025年11月04日,20时09分58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当“反内卷”成为光伏行业的高频词,其成效究竟几何?随着2025年三季报的披露,答案初现端倪。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全行业亏损后,光伏主产业链在第三季度实现净亏损幅度显著收窄,多数龙头企业创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单季亏损纪录。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在21家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14家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环比正增长,其中大全能源(688303.SH)、双良节能(600481.SH)成功扭亏为盈;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绿能(601012.SH)等龙头企业的亏损额也环比大幅收窄超20亿元。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得益于三季度产业链价格的企稳,以及企业主动降本增效。

这份“减亏”成绩单的背后,仍存在光伏装机需求低迷导致的营收规模下降。前三季度,这21家企业营收总额同比下滑17.05%,超半数企业第三季度营收环比降幅超过10%。当前,市场已切换至四季度这一传统淡季,在抢装潮透支需求、硅料累库压力仍存的背景下,“供大于求”的根本局面尚未改变,意味着光伏复苏之路仍依赖于实质性的产能出清与需求的真正回暖。

三季度亏损面收窄,盈利修复路径分化

三季度,光伏主产业链的业绩表现可以用“边际改善,整体承压”来概括。最积极的信号在于,全行业第三季度的亏损出现了显著收窄,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多数龙头企业的单季度净亏损额相比今年一、二季度出现了明显收窄,反内卷成效显著。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显示,21家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中,14家企业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环比正增长,其中,大全能源、双良节能当季度实现扭亏为盈,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002129.SZ)等硅片、组件龙头股的环比增幅均超26%。

光伏产业链价格的阶段性企稳是制造商亏损收窄的主要原因。第三季度,全行业反内卷力度提升,政策限制低价竞争,主产业链价格在跌破几乎所有企业现金成本线后反弹企稳。尤其是上游的硅料和硅片环节,价格上涨带来的毛利率修复最为显著。同时,面对尚未完全复苏的装机需求,光伏制造商企业无不将控制费用、提升生产效率作为经营管理重点,部分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帮助收窄了亏损缺口。

硅料龙头大全能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24.75%,环比增长214.93%;归母净利润0.7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0亿元,同环比均扭亏为盈。单晶硅片厂商双良节能第三季度硅片毛利率扭亏,单季度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6.88亿元、0.83亿元。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披露,三季度末各型号单晶硅片价格报1.32元/片~1.68元/片,对比三季度初的价格范围0.86元/片~1.19元/片,价格至少回升40%。多晶硅三季度均价4.975万元/吨,环比上涨8.6%。其中N型复投料均价5.18万元/吨,较二季度末上涨约55%。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大市值企业实现环比大幅减亏。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15亿元,环比大幅减亏20.5亿元。隆基绿能第三季度减亏约3亿元至-8.34亿元。

要看到的是,光伏制造商盈利修复的路径在产业链各环节出现了明显分化。上游的硅料和硅片企业成为本轮价格反弹的最大受益者,其毛利率环比修复幅度领先全行业。相比之下,中游的电池和组件环节则因价格传导相对滞后,毛利率环比变化不大,盈利改善幅度有限。

需求低迷令前三季度营收承压

亏损收窄之际,光伏制造商受需求低迷影响导致的整体营收下滑,仍不容忽视。根据长江证券统计,2025第三季度光伏组件出口68GW,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9%,但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下滑明显,合计29GW,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1%、81%。

数据显示,光伏主产业链共计21家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21家制造商实现营业收入3816.7亿元,同比减少784.73亿元或17.05%。整体营收规模下滑主要系今年二季度抢装潮结束后,装机需求表现低迷。

单季度看,第三季度,2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数为-11.9%,第二季度为16.64%,仅4家实现单季度营收环比正增长,却有12家环比下降超过10%,爱旭股份(-26.8%)、东方日升(-32.08%)、阿特斯(-18.03%)等企业的降幅较大。

大全能源第三季度的营收环比增速颇为亮眼,达214.93%,公司在11月机构调研中表示,当季度公司把握价格回升窗口,灵活调整生产与销售策略,有效实现量价齐升。大全能源预计第四季度多晶硅产量3.95万~4.25万吨,2025年全年预期产量为12.1万~12.4万吨。

组件厂商中,天合光能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11%,并且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主要系储能业务高速增长以及海外组件出货比例提升至约六成,对公司业绩构成支撑。根据公告,天合光能2025年的储能出货目标为8~10GWh,2026年预计出货量增长50%以上,目前公司(已签单)的储能海外订单超10GWh,预计主要在2025~2026年交付。

前三季度光伏主产业链“亏损边际改善、营收整体承压”的经营表现,主要来自反内卷政策托底产业链价格,但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尤其是硅料的累库压力仍存在,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7万吨,环比增加6.2%,相比预期高出5.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指出,11~12月多晶硅累库速度有望放缓,但2025年底行业库存量仍将大概率超过40万吨,在供需双弱格局下,市场交投整体清淡。

当前市场的关注点已切换至四季度,该季度为光伏装机的传统淡季,加上今年抢装潮透支了部分需求后,市场对四季度光伏装机预期普遍偏弱,预计电池组件订单增量有限。InfoLink指出,随着十月起需求开始回落,部分企业反映订单不及预期。预计在国内整体需求逐步收窄的情况下,组件价格将大致维持稳定。年末随着需求进一步减弱,市场关注焦点将转向明年一季度订单的签订与生产安排。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