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2025年11月04日,09时45分39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来源:资本市场那些事儿)

A股6124点那年

我死了都不卖

18年后我后悔了(2005-2007)

“不涨到心慌不痛快”,你听过这首歌吗,这是2007年牛市最疯狂的时候,网友改编的股市神曲《死了都不卖》,曾经火到各大卫视财经节目都在放。

这歌词现在看来有些夸张。但当年的牛市真就是闭着眼买股都能赚钱,至今仍是A股涨幅与持续时间的天花板。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股市用两年时间,给大众做了全民的炒股“普及”,虽然这次“普及”在此后备受诟病,但它让更多的人接受了“投资有风险”这个残酷但真实的现实。

让我带你揭秘2005年超级牛的真相,看懂历史,才能抓住下一波机会。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第一幕 股权分置改革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一纸文件: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当时的A股中,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有股、法人股是不能上市交易的,不能卖出也就没有做高股价的动力。

相反,小股东是散户,持有的都是流通股,小股东们盼着公司好好经营,带动股价上涨,这样他才能赚钱。这就造成大股东不关心股价波动,甚至通过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局面。

当时的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找到证监会,希望成为股改的第一家试点,因为当时许多国企没办法和外部企业合作创新,他们急迫的希望通过股改让国外合作者获得股份,从而紧密合作。

最终,三一重工决定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股,成为了中国股改第一股。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现在普遍看法认为,这次牛市的起因是此次股改。

政策面固然重要,但是等你反应过来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时候,已经迟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再看当年的消息,其实是以上帝角度去看的。比如这次股改刚出世的时候,很多人在连年熊市的背景下看作是利空。

所以市场起初并不买账。

上证指数在6月6日创下998点新低,老股民们直呼这政策又是来割韭菜的。他们没注意到,此时的市盈率已跌到16倍,比2001年高点缩水60%,遍地都是跌破净资产的金矿股。

当大盘跌到冰点时,一位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带着2001年曾被嘲笑过的讲座预言“要跌四年”找《股市动态分析》杂志投稿,该刊2005年第27期刊登其《四年大熊市终告结束》一文,文末留有私人电话,三天接到百来个咨询来电。

他就是殷保华。

2005到2007年间,他可以说是散户圈的风向标。2005年12月,这位修空调出身的技术狂人用自创的江恩八线和181周均线掐准底部,一句“线上阴线买,买错也要买”让无数股民折返股市,结果三个月指数暴涨200点,直接封神。

到了2007年5月,上证指数冲上4000点,全民疯陷入“万点论”狂潮,殷保华却说“牛熊分水岭已破”,结果三个月后6124点雪崩应验,提前逃顶的散户恨不得给他送锦旗。

尽管他的预测能力获得散户追捧,但通过培训班售卖技术指标代码、收取高额会员费等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后来因非法获利375万元被判刑,令人唏嘘。

第二幕 牛真的来了

2006年8月,真正的行情来了。工商银行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首日开盘即涨停,彻底引爆银行股行情。数据显示,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股价在随后一年内涨幅超过300%。

在广州等地,3点闭市后约见客户,已经成了潜规则。即使你不炒股,客户可能也要炒股。

赚钱效应吸引着更多的资金涌入,并高位踊跃接盘。看4000点是保守的,看到5000点是神志清醒的水平,看到万点也不过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现代版本。股民们似乎都是专家,说起来头头是道,每个价位都有明确的预测日期。

那时的论坛流传一张图片,一张横幅上写着“抢劫不如去炒股”,落款是“市公安局宣”。此图一出,网友纷纷跟帖。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有记者在农村采访,发现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京郊农民一张嘴就是股改、WTO、奥运经济,都有一种紧迫的机遇感。尤其是二00六,经济晴雨表显灵,中国股市尽带黄金甲,炒股之风渐渐由城市吹向农村。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在那段日子里,竟然出现过大盘涨停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股市可以随处捡钱。

当时曾有这样的报道,说一个大学教授家的保姆辞职,教授问辞职原因。“在你这里,一个月工资还没有我在股市上一天赚的多。”保姆这样回答。有媒体报道,当时清洁工人炒股的都不在少数,当大家都把钱投资到股市时,托起了那个虚拟的牛市

第三幕 530事件

2007年5月30日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天凌晨,一条震撼中国股市的重磅新闻出现在新闻网站的首页上: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当天大盘暴跌6.5%,很多股票直接跌停。

没错,就是A股历史上著名的“530事件”。惨跌到了什么地步呢?短短五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从4335点暴跌至3404点,跌幅达到惊人的21.7%。

尤其讽刺的是,这一天,中国股市的开户总户数历史性地突破了1亿户,达到了10027万户。

后市谁还记得中国股市开户总数突破1亿户是哪一天,但提到530惨案,经历过的股民都记忆犹新。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至于个股,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小盘股各种跌停再跌停,连吃3、4个跌停板的股票到处都是。

这一事件后来经常被大家提起。有些人会认为530事件只是牛市中途的一个小插曲,其实不然,正是因为530事件之后大盘又迅速拉起,让投资者们以为这种暴跌没事,才会导致那一轮牛市的末尾单月暴跌1200点也同样麻痹了股民们的大脑。

在之后的反弹里大多数人依然认为指数会继续上攻,从而放弃割肉,以至于许多人在6124这高高的山岗上站了这么多年依旧没有解套。

指数在10月冲到6124点后,开始阴跌,每天跌2%-3%,成交量逐渐减少。这时候经济数据开始走弱,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金融市场也出现动荡迹象。2008年初,中国平安宣布要融资上千亿,市场突然意识到资金可能不够用了。

中国股市30年:详细解读A股历史牛市(2005-2007)

这场调整持续了近一年,指数从最高点跌超70%,很多股票价格几乎回到起点。银行股市盈率从40倍降到10倍,地产股普遍跌了六成,但真正盈利稳定的公司跌幅较小。

回头看,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当市场疯狂炒作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时,风险已经在积累,而那些真正能持续赚钱的公司,才最终能穿越牛熊。

在这场至今未被超越的牛市中,有太多人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有很多人因此而负债累累。但我们不能只把它当作一场遥远的回忆,每一次牛市的到来,背后都有着相似的秘密。

这一场牛市将如何奏响,如何在其中辨别机遇与风险?如何避免重蹈2007年那些覆辙?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