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将不再提供医疗、法律或财务建议

2025年11月03日,18时45分28秒 科技新知 阅读 3 views 次

10月29日,OpenAI 更新了 ChatGPT 的使用规则:

🚫 改了哪些地方?

重点有三条:

1、【不能再像医生、律师、理财师那样给你“个性化方案”】

ChatGPT 将不再提供医疗、法律或财务建议

医疗:只能讲原理或常识,不能说“你该吃哪种药、怎么治”。

法律:只能讲流程或概念,不能起草你的诉状或告诉你该怎么打官司。

金融(虽然没在这句明写,但也被算进“高风险决策”类):只能分析逻辑,不给“买/卖/持有”建议。

ChatGPT 现在不能告诉你:

吃哪种药、吃多少;

诉讼怎么打、写什么状子;

哪只股票该买、现在该不该卖。

它只能解释原理、流程、概念,然后提醒你去问专业人士。

💬 那我还能问什么?

✅ 可以问:

“心脏是怎么工作的?”

“股票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的流程大概有哪些步骤?”

❌ 不可以问:

“我这病吃阿莫西林行吗?吃几天?”

“帮我写起诉状告房东。”

“现在该不该买英伟达?”

2、【不允许“自主做高风险决策”】

ChatGPT 将不再提供医疗、法律或财务建议

像金融信贷、招聘录取、教育评估、医疗诊断、法律裁定等这些领域——

AI不能自己决定或帮你操作,必须有人类专业人士参与。

也就是说

❌ AI 不能“自己决定”涉及人命、财产、权利、公平、社会安全的重要事情。

3、【对隐私、青少年内容更严格】

ChatGPT 将不再提供医疗、法律或财务建议

不允许生成或传播他人隐私、生物识别(比如盗用他人的人脸、声音);

不允许让未成年人接触成人、暴力、自残类内容。

❌ 你不能用 AI 去“偷看、分析、监控、模仿或评判”别人,

除非你已经获得了他们明确的同意。

【最重要的一点是ChatGPT 将失去私人顾问的能力】

相当于说:

“ChatGPT 不能再假装是医生、律师或理财师。

如果这些领域需要专业执照,就不能给出个性化的操作建议

除非有真正的持牌专业人士在场一起使用。”

官方并没有写长篇的“禁止清单”,只是增加了禁止的条款!

这将大幅削弱 ChatGPT 作为AI助手的能力,不知道OpenAI 更新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该条款已与10月29日开始生效,但是目前测试来看,一些情况下它还是会假装是医生、律师或理财师...

不知道后续会是什么情况...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