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五个季度后,光伏板块终于盈利了

2025年11月03日,00时52分10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三季报收官,光伏企业交出了近年难得的尚佳成绩。

根据Choice光伏设备板块收录的78家企业财报,三季度板块整体净利润为7.58亿元,而在二季度,板块净亏损高达42.04亿元。实际上,自2023年四季度光伏板块整体净利表现从单季接近三百亿的的盈利骤降至单季净亏16.1亿左右后,行业一直在亏损中挣扎。虽然2024年一季度财务上板块整体上盈利了近40亿,但其后全产业链价格走低和设备更新、旧产能淘汰导致的减值,让板块连亏了5个季度。

其中,2024年四季度的大幅减值导致板块净亏损高达278个亿,跟一年多以前的业绩表现堪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今年前两个季度,板块单季亏损也都超过40亿。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不到10亿的盈利,也算得上“佳绩”了。

另外,相比于二季度,一半的企业(39家)实现了季度净利表现的增长或减亏、扭亏。其中弘元绿能、大全能源、双良节能、高测股份实现季度扭亏。10家企业盈利表现季度环比增长超过100%,涨幅最高的逆变器头部企业固德威环增近7.6倍,该公司今年一季度亏损0.28亿,二季度盈利0.11亿,三季度盈利接近0.97亿。

而逆变器企业的整体盈利表现仍然领衔板块,其中市值再创新高的阳光电源三季度盈利高达41.45亿元,环比增长6.1%,也是唯一单季盈利超过10亿的企业。其他逆变器企业中,德业股份单季净利8.25亿元,排名板块第三;锦浪科技单季净利2.63亿元,排名第九。不过,这两家企业季度盈利环比表现并不算好,前者微增1%,后者下降35.4%。

设备企业、辅材辅料企业的盈利也仍相对坚挺,为光伏电池厂商提供生产设备的“卖铲人”捷佳伟创三季度净利8.58亿元,虽然环比有所下滑但仍排名全行业第二。光伏玻璃企业福莱特、设备制造企业迈为股份、晶盛机电季度盈利均超过2亿元,排名板块前10。

设备企业、辅材辅料企业的盈利增长,往往代表着主材企业有余力为下一个周期“备货”,或可以接受更高价格的采购。

反观占大头的主材企业,则通过减亏为盈利修复提供了基础。

目前的主材企业中,除阿特斯等通过押注储能维持业绩韧性的企业外,其他一体化巨头企业都在近两年陆续陷入巨额亏损。截至今年三季度,除阳光电源和阿特斯外,光伏设备板块营收最高的六家企业正是亏损最多的六家企业。而在三季度,这六大公司除晶澳科技亏损微微加剧外(Q2亏损9.43亿,Q3亏损9.73亿),其他五家,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和TCL中环全部减亏,且减亏幅度基本都在20%以上。其中通威股份最为明显,该公司今年一季度亏损25.93亿元,二季度亏损23.62亿元,三季度仅亏损3.15亿元。这一表现与硅料价格的上涨高度相关,今年三季度,在诸多“反内卷”举措影响下,硅料价格单季大涨45%,相关企业业绩明显改善。上文提及的大全能源更是一举实现单季扭亏,该公司上半年合计亏损11.47亿元,是行业亏损第七多的企业,而三季度实现了0.74亿元的盈利。

与之类似,三季度价格涨幅约40%的硅片端,也为不少企业带来了业绩提升。硅片“双寡头”隆基绿能、TCL中环都实现大幅减亏,前者更是公开表示预计今年四季度实现扭亏,其前两季度亏损均超过10亿,第三季度减至8.34亿元。而硅片头部企业双良节能和硅片设备企业高测股份都实现了扭亏。

不过,行业仍有不少隐忧。首先,行业三季度整体营收较二季度下降了4.2%,体现出“136号文”等政策市落幕后市场需求的低迷。其次,主材核心环节的组件价格至今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晶澳科技等组件业务较吃重的企业的亏损仍在加剧。此外,二季度一度实现扭亏,备受市场瞩目的爱旭股份三季度又陷入亏损,凸显了业绩持续改善的不易。而且,三季度业绩扭转最快的企业弘元绿能近期也引起了一些争议,该公司近年转型“一体化”,曾有“小隆基”之称,今年上半年亏损2.97亿元,三季度则实现了5.32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单季净利榜的第四名。而就在9月份,有消息称该公司因低价竞标被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踢出”行业自律名单,随后该公司进行了辟谣,协会方面则未进一步澄清。近期超预期财报公布后,该公司称产品价格走高、出货量增加助力了业绩改善,但也有分析认为该公司是“囤货打时间差”挣到了钱。在“反内卷”逐步推进之际,不少公司的决策、行动和收获或损失,都会成为行业的典型案例。(本文首发于巴伦中文网,作者|胡珈萌,编辑|蔡鹏程)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