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季績沸騰,港股「果鏈」表現分化原創
蘋果季績沸騰,港股「果鏈」表現分化
原創
日期:2025年10月31日 下午1:34作者:吳言 編輯:Lily
剛剛公佈9月財季業績的蘋果(AAPL.US),擠掉股價大跌的微軟(MSFT.US),成為僅次於英偉達(NVDA.US)的全球第二大市值上市公司。
蘋果當前市值4.03萬億美元,盤後再漲2.34%,現價報277.75美元,市值或達4.12萬億美元。
季度業績表現超越預期,是推動蘋果市值上升的主要動力。
營收利潤創新高
截至2025年9月27日止的2025財年第4季,蘋果營收達1,024.66億美元,同比增長7.94%,創下9月財季歷史新高,其中服務業營收達287.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13%,也創下新高。
季度毛利率為47.18%,同比提升0.96個百分點,服務分部毛利率提升1.25個百分點,抵消了產品毛利率微跌0.08個百分點的影響;季度運營開支為159.14億美元,佔營收比為15.53%,其中研發開支佔收入比為8.65%,金額與上季持平,同為88.66億美元,但較上年同期增加14.18%;季度每股攤薄後盈利為1.85美元,同比大增90.72%,同樣創下9月財季記錄。
庫克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其大部分市場均實現增長,其中在美國、加拿大、拉美、西歐、中東、日本、韓國和南亞等數十個市場創下9月財季營收紀錄,新興市場9月財季營收及印度市場全年營收均創新高。
全年來看,蘋果截至2025年9月27日止財政年度的總營收為4,161.61億美元,同比增長6.43%,刷新紀錄,該公司表示,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營收均告捷,iPhone全年營收更創下新紀錄,同比增長4.18%,至2,095.86億美元,服務業務全年營收按年增長13.51%,至1,091.58億美元,該公司表示服務分部在所有地區均創歷史最佳。
庫克預計,12月財季將創下其史上最高營收紀錄,iPhone業務也將迎來歷史最佳季度。10月期間,蘋果推出M5芯片——每顆GPU内核均搭載神經引擎加速器,支持AI工作流,並且同步推出全新視覺設計語言。
蘋果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入6,000億美元,聚焦先進製造、芯片工程和AI等領域,目前休斯敦新建的AI服務工廠已開始交付產品。
前景展望樂觀
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預計,2025年12月財季,蘋果總營收預計同比增長10%~12%,創歷史最佳季度。其中iPhone營收預計實現雙位數增長,創該品類最佳季度;Mac業務可能面臨上年同期的高基數壓力,增幅可能承壓;服務營收增速預計與上年同期持平;季度毛利率預計介於47%-48%,包含14億美元的關稅相關成本。
該公司預計,隨著AI投入大幅增加及產品路線圖持續投資,12月財季的運營支出預計介於181億美元至185億美元,對比之下,上年同期的數據只有154.43億美元,或意味著其接下來的運營開支可能大幅增加。
港股蘋果概念股表現
蘋果季績沸騰,對港股上市的蘋果概念股影響各異,今年7月掛牌港交所實現「A+H」兩地上市的藍思科技(06613.HK),主要為蘋果提供玻璃、陶瓷等外觀防護零部件,於2024年來自蘋果的營收佔比或接近一半,在蘋果公佈9月財季業績後的亞洲交易時段暫漲1.65%,市值達1,704億港元,現價27.08港元較其7月時的招股價18.18港元高出48.95%。
供應聲學器件等產品的瑞聲科技(02018.HK)也上漲1.60%,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8.95%。
但其他「果鏈」供應商卻不約而同地出現下跌,可能與它們前期已累積了一定漲幅有關,在蘋果公佈業績前夕大漲的連接線和連接器供應商鴻騰精密(06088.HK)現跌5.52%,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59.45%;今年累計漲幅已超一倍的攝像頭模組供應商丘鈦科技(01478.HK)單日跌1.67%。
舜宇光學(02382.HK)、高偉電子(01415.HK)、比亞迪電子(00285.HK)等單個交易日的跌幅也介於1%-2%之間。
結語
蘋果業績的超預期爆發與未來AI佈局的明確規劃,為整個產業鏈注入了強勁信心。港股「果鏈」企業雖短期股價表現分化,但依託蘋果龐大的市場體量與增長潛力,長期價值邏輯依然穩固。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100強」評選已正式啓動,這一以市值、營收、淨利潤等核心指標為依據的權威評選,正為優質港股企業提供展示舞台。
今年7月登陸港股並實現「A+H」兩地上市的藍思科技,憑借近千億港元營收規模、千億級港股市值及全球領先的市場份額,具備入選新股榜單的強勁實力;而瑞聲科技、舜宇光學等一眾深耕果鏈、業績穩健的蘋果概念股,也憑借各自在細分領域的競爭力,有望躋身榜單。隨著蘋果12月財季營收創新高的預期落地,港股果鏈企業的成長動能將進一步釋放,也讓其在「港股100強」中的表現更值得期待。
(来源:财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