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中国开售,iPhone Air被曝出停产
10月22日,是苹果超薄手机iPhone Air在中国大陆发售的日子,但有数码博主爆料称,iPhone Air因国外销量未达预期和国内推迟发售等原因,生产端已进入前加工制程停产状态,目前处于“攒订单再重新开工”的产能调整阶段。
《日经亚洲》此前也报道,苹果目前正在大幅度削减iPhone Air的相关生产订单,以便将更多资源和重心转向市场表现更好的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系列。报道称,苹果做出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iPhone Air的市场表现远不如预期,甚至有供应商透露iPhone Air目前已经“接近停产”。
在参数上,iPhone Air搭载6.5英寸超视网膜XDR显示屏,配备A19 Pro芯片和12GB运行内存,机身厚度为5.64毫米,采用无物理SIM卡槽的纯eSIM设计,电池容量为3149mAh,国行版起售价为7999元。
iPhone Air在中国市场的上市历程可谓一波三折。由于运营商推迟开放eSIM的策略,其发售计划被迫推迟;苹果CEO库克甚至还来了一轮中国游;在设备快速审批过正式开售后,这款代表苹果工程学杰作的产品被曝在几分钟内迅速售罄。然后又出现了减产的消息,数周以来消费者积累的期待,在瞬间爆发的抢购热潮中达到顶峰,又随之迅速消散。
市场分析认为,以中国市场的消费标准来看,iPhone Air定价偏高:消费者通常只需更低预算,就能买到一款配置升级的安卓高端机型。尽管目前市场上尚无与iPhone Air完全同质化的机型,但价格因素仍可能影响其市场表现。
实际上在几天前,海外的分析机构已经曝出过iPhone Air在全球范围内减产的消息:据韩国科技媒体The Elec最新报道,由于需求低于预期,苹果计划削减iPhone Air产量。该报道援引瑞穗证券分析师观点称,iPhone Air产量可能缩减约100万台。
知名爆料人Max Weinbach透露,iPhone Air总产量预估在1900万至2100万台之间。因此此次减产仅使产量降至1800万至2000万台区间。他还补充道,Galaxy S24 Ultra全生命周期销量约为1500万至1600万台。
还有分析认为,iPhone Air可能被视为首发销售失败(它显然不能被视为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入门款iPhone 17的巨大升级。今年苹果为入门机型新增了ProMotion显示屏,实现了120Hz的可变刷新率。iPhone 17的视频播放续航时间大幅提升至最高30小时,较iPhone 16的22小时显著增长。
在iPhone 17系列发布之后,不少经销商人士就已经预言了这个系列的产品的销售情况,尽管这款设备轻盈得令人惊叹,手感极佳,但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机型所提供的性价比优势实在难以匹敌。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表示,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系列的实际市场需求要高于预期,因此整体出货量较为乐观。苹果在未来可能会将iPhone新品的产能提升至9000万部以上。
实际上,三星此前推出的超薄设备S25 Edge也因销量不佳而取消了下一代的开发计划。但也有评论认为,开发iPhone Air所积累的技术仍然可能在未来被苹果使用在其他设备上。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