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智伯乐陈斌解读浙江创投生态:政府培育“小船集群” 精准捕获科创项目
赛智伯乐陈斌解读浙江创投生态:政府培育“小船集群” 精准捕获科创项目
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版图上,浙江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不可忽视的高地。
对于许多创新型企业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里扎根生长,赛智伯乐董事长陈斌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创投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政府、资本、人才多方协同、培育创新雨林生态的结果。杭州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孵化市场化基金管理团队,杭州资本通过母基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公司,正是这些市场化、专业化的“伯乐”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陈斌认为,浙江民营创投群体不是航空母舰性质的,而是一批由特色小船组成的集群舰队。这种模式“船小好调头”,适应市场生态环境,能够提高决策效率。
“失败比成功更加重要”
作为一家长期专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投资的专业机构,早在2013年,赛智伯乐就在美国硅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了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项目。
回顾这些投资经历,陈斌认为失败项目反而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那些没有成功的项目,帮助我们提升了对人工智能行业的认知。从AI深度学习角度来说,失败比成功更加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失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陈斌表示。
这种认知也体现在对云深处的投资上。最打动陈斌的,是云深处创始人朱秋国遇到困难时眼睛“冒光”的神情。陈斌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碰到困难眼睛冒光的人。这种持之以恒的专注度和解决问题的热情,是技术创业者最宝贵的品质。”
陈斌表示,赛智伯乐非常看好云深处的机器人赛道,持续投资四轮,是云深处的第二大股东,还对企业实施深度的陪跑式赋能。例如,专门组织合伙人定期回访企业,精准对接需求。这种全程陪伴、联合攻坚的投后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长期主义的投资态度。
赛智伯乐已逐步构建起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AI全链条投资生态。“近期,我们投资的多个优秀科创项目持续被上市公司关注和投资。”陈斌表示,展望未来五到十年,赛智伯乐将继续深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布局,聚焦机器人、具身智能和AI垂直应用等终端产业链,设立细分赛道专项基金,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落地项目。
为创新创业提供肥沃土壤
在陈斌看来,杭州能够孕育出“六小龙”并非偶然,这首先得益于杭州创新人才的高度集聚。作为创新策源地,浙江大学培养了大量兼具技术实力和商业头脑的复合型人才。更重要的是,浙江深厚的民营企业家精神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独特的服务理念让陈斌印象深刻。“不叫不到,一叫就到。”陈斌表示,这八个字精准概括了浙江政府的执政智慧。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甘当助推器,这一理念也为企业创造了专注自身发展的环境。
陈斌以自身经历举例,在赛智伯乐创立初期,有关部门不仅主动提供引导基金,还帮助对接民营企业家,说服他们成为基金的LP。这种背书和认可,让许多民营企业家从陌生到相识,最终成为忠实的出资人。如今,赛智伯乐看到好项目就积极对接,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回报机制。
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
在陈斌看来,浙江的创投生态与北上广深有着明显差异。虽然体量可能不及这些一线城市,但浙江拥有极具市场化、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团队。这些机构在政府过去15年至20年的培育下已经成型,形成了独特的“小船集群”模式。
“浙江民营创投群体不是航空母舰性质的,而是一群小船组成的舰队。”陈斌说,“哪里有好的项目、好的人才、好的技术,浙江的创投机构就冲在最前面,进行深度服务、孵化、培育,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协同作战。”
陈斌分析,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决策速度快,能够快速捕捉优质科技项目;灵活性强,具有“船小好调头”的机动性;协同效率高,可以形成群体作战的合力。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