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进军储能赛道!持续加码新能源产业
10月21日,富士康旗下储能品牌“富储科能”在郑州航空港举行富士康储能量产暨新品发布会,发布AIO系列261kWh/522kWh和4.32MWh分布式/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储能产品。

富士康在发布会上表示,其已在郑州航空港建成储能生产基地,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GWh的规模,并计划通过智能制造优势打造全球首个“储能灯塔工厂”。
富士康储能工厂实现量产
作为富士康集团产业新版块,富储科能依托富士康全球领先的精密制造与垂直整合能力,构建以上海研发中心、武汉试制中心、郑州运营生产中心为核心的储能产业闭环。
此次发布会上,富储科能基于“三高一长标准品,极简运维更省心”的理念(即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长寿命),发布了AIO系列261kWh/522kWh和4.32MWh分布式/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多款储能产品。其中,AIO产品综合效率达91%,并通过热管理优化与模块化设计,提升寿命与安全性。
在运维方面,富储科能通过易损件快换、预防性运维、远程诊断等技术,实现“极简运维”,从根本上降低客户运维压力。

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谭来安介绍,上述储能产品均将安全理念贯穿始终,未来,富储科能还将推出488kWh的AIO系统、6.25MWh及9.37MWh集装箱系统等新品。其中,“能量巨兽9370”采用独家专利“CTR+巧叠”技术,基于标准20尺集装箱,最大容量达9.37MWh,比常规产品提升87%。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富士康在郑州航空港已建成储能生产基地(简称“郑州基地”),配备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厂房、工艺先进的Pack自动化产线,建立了从电池包到系统、从研发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相关产品已在多个园区落地项目,预计年均节省电费超千万元。
谭来安表示,郑州基地具备源网侧及工商业全场景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科创园区、智能制造、数据中心、轨道交通和零碳园区等多种场景,并支持刀片、方壳、软包等各类电芯的系统集成与制造服务,同时兼容大储与工商储的代工需求。
持续加码新能源产业
一直以来,富士康以全球“代工之王”著称,此番涉足储能领域也并非一时兴起。
早在2011年,富士康聚焦光伏产业,先后成立两家新能源公司,逐步构建其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基础。2017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旗下富泰华工业投资宁德时代,双方共同致力于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
2023年,富士康成立新事业总部,并将储能电池作为新事业部的关键发展领域。同年,公司还入股了储能企业上海采日能源,并与旭智资本合资成立了绿能开发基金,以布局太阳能、风能及配套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
2024年12月,鸿海科技集团宣布对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此外,富士康还计划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以支持其在电动车、储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富士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也曾明确提出,要在河南省打造一个“新的富士康”,专注于推动电动车整车、储能电池、数字健康和机器人产业的落地。
“此次富士康储能量产将进一步完善郑州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布局,加速带动储能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为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注入新活力。”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公司将加快构建“全场景覆盖+全球化服务”的储能产品矩阵与运营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解决方案,助力低碳可持续发展。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