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CORTIS:为何能成为破圈K-Pop的时尚单品?
文 | 文娱先声
在K-Pop于内地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一组新人男团是如何仅出道月余便成功破圈?
近期,韩国娱乐公司Bighit时隔六年推出的五人男团CORTIS,出道不过两个月便成为了中文乃至海外社交平台新晋时尚单品,更与ALLDAY PROJECT、Hearts2Hearts、izna等10组男女新人共同入围MAMA年度新人。而这支05后男团所掀起的海量传播,也在内地哈圈、头部网红、时尚圈等追逐下,掀起令一股无法忽视的“CORTIS效应”。
CORTIS的横空出世、出道即破圈,某种意义上,也再度让大众注意到K-Pop全球化之路上的又一新面貌。
“CORTIS效应”
随着CORTIS为期六周的出道打歌宣传结束,该组合的首秀成绩单也在同世代爱豆中稳居头部梯队。
首先来看韩国本土。根据Hanteo Chart数据,CORTIS出道专辑《Color Outside the Lines》以发行首周销量突破43万张的纪录,目前位居2025年K-Pop出道新人第一、历代出道专辑销量第四;同时,先行曲《GO!》成为今年首支打入韩国Melon实时音源榜单TOP100的出道男团歌曲,甚至在音源发布当日进入韩国Bugs实时TOP100榜单71位,他们也是罕见凭借收录曲便跻身韩国本土音源榜单的韩国新人男团。
在全球市场,CORTIS同样实现了罕见的新人跨平台高位成就。
数据显示,仅在发行首日,《GO!》于Spotify未过滤流媒达到73万9701,打破六代男团(注:内地算法)至今为止首日最高流媒纪录;目前,根据Billboard数据,CORTIS出道专辑在发行首周就空降了Billboard 200专辑榜15位,创下K-Pop有史以来在该榜单的最高出道专辑排名。
而在TikTok上,该组合官方账号也已突破450万粉丝量(截至10月17日),尤其是随着BTS成员田柾国于个人账号参与《FaSHioN》舞蹈Challenge,也为该组合带来了超过千万播放量。
根据Hanteo榜单数据,在过去的9月,CORTIS也多次拿下世界地区综合榜中日本、中国分区第一。事实上,相比其他市场的活跃,比较罕见的则是这组新人能够在韩流式微的内地市场得以破圈。比如CORTIS出道二十天,便在内地抖音平台关注粉丝量超过100万,如今已超过250万,涨粉速度远超深度耕耘内地多年的SEVETEEN、TXT等当红头部男团。
同时,在中文社交平台上,CORTIS穿搭、CORTIS同款等也成为热门议题,吸引诸多非K-Pop受众入坑。正如上述提到的,成员Martin更凭借强烈的亚逼风格在内地被簇拥为时尚潮流的符号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热度也并非昙花一现。
在Spotify上,CORTIS已于10月12日累计播放量正式突破1亿次,创下2025年出道的K-Pop新人中最短达成亿次播放的纪录;同时,早在10月6日,该组合仅用时48天便在Spotify上月度收听人数已超过700万,不仅是第一个达成该成就的六代男团,也创下了打破K-Pop男团历史最快破700万收听的纪录,同时也是K-Pop历史第三快破700万月收听的组合。根据Spotify显示,美国是CORTIS作品播放量最高的国家(地区)。
而在韩国本土,虽然受到男团音源普遍弱势的定律影响,但《GO!》《FaSHioN》等歌曲也在音源榜单持续逆袭上涨。像《GO!》不仅拿下韩区Apple Music周冠,也在发布31天后在Melon从4环开外进入1环(日榜89位);尤其是在美国MLB将《GO!》作为2025年季后赛宣传视频用曲后,受此推动,《GO!》也在10月12日攀升至86位,刷新自身在Melon最高排名。截至10月17日最新数据,《GO!》也连续多日维持在日榜1环以内浮动。
即便三代领头羊BTS、BLACKPINK先后经历暂休团活、SOLO多栖发展来“强制换代”,但迄今为止,虽然SEVETEEN、ATEEZ、IVE、NewJeans、i-dle、aespa等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但几乎都存在后劲不足、全球市场各有瘸腿的情况,尚未再出现“Next BTS or BLACKPINK”。
尤其是来到第六代爱豆,诸如RIIZE、Hearts2Hearts、BABYMONSTER、LLIT等头部经纪公司的新人尚未成功迅速补位,也令K-Pop整体上处在断层尴尬期。
目前,CORTIS眼下出道向好的状态,也被韩国业内看作是“前所未见的不同维度的爱豆”,且“打开了第六代韩流”的标志性节点。不过,这种看法,也同样在韩国本土引起了K-Pop受众相对两面性的分歧。比如近期公开的MAMA最佳新人男团入围名单公开以后,围绕着CORTIS是否仅有营销、没有傲人实绩足以拿下年度新人奖的讨论,就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讨论。
客观来看,仅仅出道两个月就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CORTIS的此番亮相,也的确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K-Pop爱豆组合培育与营销方式的进一步演变。
拆解韩娱“紫薇星”
那么,抛却所谓的背靠大公司HYBE和BTS直系师弟团的天然加持,回到CORTIS这一产品本身,又是因何成就了如此声势浩大的出道首秀?
首要的便是爱豆音乐的创新。有别主流K-Pop坚持以嘻哈+摇滚为主,CORTIS的首张专辑则试图探索非K-Pop流行的内容体裁,也造就了所谓不像K-Pop爱豆的声音出现。
比如,《What You Want》将60s迷幻摇滚与Boom Bap融合,这在K-Pop中是不同寻常的尝试;而在全球全方位引爆关注度的《FaSHioN》则是在K-Pop中冷门的RageMusic使用。不过客观上,有着Travis Scott、Playboi Carti等Rage文化佼佼者打样在前,CORTIS的曲风、Flow也颇有新瓶装旧酒的意味。
另一方面,K-Pop在全球的扩散也是伴随社交媒体演化的内容跨境。
电视时代,K-Pop艺人大多依靠音乐节目打开受众,适配舞台观赏性较强且易模仿的音乐作品也受到制作青睐,比如Wonder Girls的《Nobody》、Jewelry的《One More Time》等;在YouTube时代,K-Pop艺人则绞尽脑汁制作世界观明确、概念繁复具有解谜、串联性意味的MV来吸引受众好奇心入坑,甚至一度凌驾在音乐制作之上,典型代表如BTS、NCT等;来到TikTok为主导的短视频时代,如何在不产生高额成本的情况下,迅速让歌曲、新人在十几秒的短视频中带来新鲜感和全球病毒式的传播热潮,则是K-Pop面临的新挑战。
因此,歌曲越来越短、重复性越来越强的洗脑旋律与歌词、简单易上手的编舞也逐渐成为流行。比如在发行一个月后,CORTIS的先行曲《GO!》仍然在TiikTok爆红的舞蹈Challenge便是如此。在“GO,GO,GO”的节奏驱使下,该舞蹈动作也被拆解为适配各类场景的抽象表达。
而在短视频时代,也对K-Pop爱豆的“去伪人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看到,CORTIS的整体营销也呈现出打破常规的姿态。
比如,该组合的品牌形象主要以“Young Creator Crew”为定位,成员在词曲、编舞乃至推广营销、MV制作、舞台设计、造型等方面均积极参与甚至主导。比如CORTIS的出道预热视频制作均来自于成员们的创意构想,而出道作品多首歌曲MV创意、拍摄等也均如此,像《GO!》记录的是成员踏进工作室后开始创作的写照。这些充斥着“小组作业”形式的自我输出、视听内容,也表现出非模式化、高度的“活人感”,更容易引发群体共鸣。
CORTIS队长Martin在回应为何组合参与诸多内容时提到,“我们很奇怪,为什么爱豆经常自己创作歌曲,却不自己制作视频,我们想把这部分也变成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即便有BTS、BigBang等音乐创作性自由较大的组合代表,但类似于CORTIS这种完全交付艺人为主来自主制作组合的理念模式,在K-Pop爱豆领域却尚属刚风起。
在时尚表达方面,CORTIS自由参与所呈现出的浓郁个性化,也同样是组合“活人感”的体现。如队长Martin所说,“时尚是表达自我的第一张名片”,像成员JuHoon自舞台到私服乃至时尚杂志从一而终的Hedi Boy风也是如此。
最后,CORTIS自8月开始预热、9月正式发行,以及两个月多方位的长周期宣传,也令整张专辑收录曲得到了有效曝光、推广,得以提高“存活率”。不仅如此,CORTIS在面向粉丝的宣传交流主打“No Filter(无滤镜)”,这种打破距离的相处模式也为K-Pop产业提供了粉丝经济的另一条试验之路。
比如成员们随心所欲的幕后生活展示、《FaSHioN》中直言不讳的二手淘货经验、出道日24小时不间断直播答疑、每周多场面向全球粉丝的Listening Party、以及10月12日于美国开启的与粉丝直面交流的“GO!”舞蹈工坊等活动,也令CORTIS以更自由、不加修饰的面貌与粉丝群体拉近距离。成员James就表示,希望与粉丝之间“像朋友一样建立联系,希望能够向粉丝们公开我们成长的历程,我想邀请粉丝走进我们的世界”。
从结果来看,趋向平等交流的爱豆与粉丝关系,也确实有助于破圈吸引受众。比如在出道仅三周后,CORTIS专辑发行派对体育馆演出便吸引了超过3000人到场。
不过,CORTIS的这套打法的核心取材也与Big Hit时期运营BTS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非传统偶像模板化的运作方式、活人感拉满的社媒效应、自由创作等,甚至在海外也被称作“Bighit的初创期味道回忆杀”。
对此,韩国音乐评论家Lim Hee-yoon在接受韩媒采访时提到,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如此大力推广新人实属罕见,这些雄心勃勃的宣传营销表明,“HYBE似乎在打造一种CORTIS继承了BTS的DNA的形象,同时也在观察BTS明年春天回归带来的连锁反应”。
结语
诚然,广义上K-Pop仍然是高度工业化的练习生体系与多元化的舞台表演美学贯彻下的风格化内容,但随着K-Pop的全球化扩张,其面临的则是流派多元化如何创新的难题。
像随着这两年Easy Listening热潮的回温,便持续“硬控”K-Po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主要的音乐制作取向,也诞生出如BOYNEXTDOOR、RIIZE、TWS等突出代表。但在追逐“爆款成功学”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K-Pop爱豆音乐的同质化严重。
毕竟,K-Pop的本质还是游乐性文化形态产物,快速更迭的融合、解构创新才是推动流行的内核。同时,K-Pop的全球化不仅是文化内容,也同样是系统化产业的运作,即便制作系统受到Kpopium的阴影,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K-Pop原有的规则。
通过CORTIS这一案例也能明显看到,头部经纪公司正在为构建一个超越音乐本身、可长期循环的偶像系统试验。而这或许也将有望成为一种供全球偶像产业可参考的新语法。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