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天文发现:双黑洞共舞与流浪黑洞之谜

2025年10月18日,09时03分29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近几周,天文学家在黑洞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他们不仅首次捕捉到两个超大质量黑洞相互绕行的图像,还探测到一个远离星系中心的流浪黑洞,其摧毁恒星的事件创造了新的记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发生在本月初,由图尔库大学的毛里·瓦尔托宁(Mauri Valtonen)领导的国际团队发布了首张显示两个黑洞处于轨道运动中的射电图像。这张图像揭示了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之外的巨蟹座类星体OJ287中,两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在进行一场宇宙间的“双人舞”。瓦尔托宁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是“首次成功捕捉到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图像”。

革命性成像揭示双黑洞系统

OJ287系统由一个重达180亿太阳质量的主黑洞和一个约1.5亿太阳质量的伴星黑洞组成。这两个引力巨兽每12年完成一次轨道周期,这证实了长达四十年的理论预测。这项成就的实现,得益于空间和地面射电望远镜的协同观测,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尽管黑洞本身是不可见的,但可以通过它们强大的粒子喷流来探测其存在。

此次发现还揭示了伴星黑洞喷流中独特的“摆尾”现象。由于与巨大主黑洞的引力相互作用,伴星黑洞的喷流像旋转花园水管中的水流一样呈螺旋状摆动,展现出宇宙中令人惊叹的动力学特征。

流浪黑洞创下新纪录:延迟射电爆发

与此同时,本周宣布的另一项平行进展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伊泰·斯法拉迪博士(Dr. Itai Sfaradi)和拉斐拉·马尔古蒂教授(Prof. Raffaella Margutti)领导的研究人员,探测到了有史以来演化速度最快的黑洞撕裂恒星事件所产生的射电辐射。这个被命名为AT 2024tvd的事件,发生在其宿主星系中心约2600光年之外——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第四个此类离心潮汐瓦解事件,极其罕见。

最令天文学家困惑的是,在恒星被摧毁后的第80天和第194天,分别出现了两次截然不同的射电耀斑,且其演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斯法拉迪表示,这“确实非同寻常”,此前从未观测到如此明亮且演化如此迅速的黑洞撕裂恒星产生的射电辐射,尤其是在远离星系中心的位置。

黑洞物理学的新启示

AT 2024tvd的发现挑战了我们对超大质量黑洞位置和行为的传统假设。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个中等质量黑洞,因引力相互作用而被从其星系中心抛射出来;或者,它也可能是较小星系在合并后遗留下来的中心黑洞残余。

这些发现正在重塑人类对宇宙中黑洞动力学和分布的理解,暗示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在远离星系中心的地方活跃,并维持其剧烈的活动。这些里程碑式的发现得益于包括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以及艾伦望远镜阵列(Allen Telescope Array)在内的多个设施的协同观测。

(来源:前途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