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再战五角大楼:能否摆脱“中国军工”标签?
大疆科技,这家全球知名的中国无人机制造商,于10月14日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正式提起上诉。此举旨在挑战此前联邦法院的一项裁决,该裁决维持了五角大楼将大疆列为“中国军工企业”的认定。这标志着大疆为洗清其名誉,并在这场关乎其能否继续进入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的法律战中,所做出的最新努力。
- 法院驳回五角大楼大部分指控
- 公司坚称独立运营
- 市场影响深远
法院驳回五角大楼大部分指控
此次上诉的背景是美国地区法官保罗·弗里德曼(Paul Friedman)在9月作出的一项裁决,该裁决对这家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尽管法官驳回了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大部分核心指控,但他最终还是维持了大疆被列入五角大楼第1260H黑名单的决定。
根据法庭文件显示,弗里德曼法官并未发现任何证据,能够支持五角大楼关于大疆由中国政府或军方拥有、控制或附属的这一核心主张。法院明确驳回了与中国共产党存在关联、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联系,以及与军民融合示范区挂钩等所有相关指控。
然而,法院最终基于两项相对狭窄的理由,维持了对大疆的认定:一是大疆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这是中国政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认可;二是其无人机产品所具备的“广泛军民两用潜力”。
公司坚称独立运营
大疆发言人亚当·韦尔什(Adam Welsh)表示:“公司尊重法院的审理程序,但对于认定结果仍未撤销感到失望,尽管法院已经驳回了国防部大部分核心指控。”他还强调:“法院的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大疆一直以来的立场——大疆独立运营,不隶属于任何政府或军事机构,并致力于负责任地开发无人机技术。”
大疆方面特别强调,公司是首家公开谴责将其产品用于军事目的的无人机制造商,并且从未生产过任何军事装备。该公司辩称,军民两用潜力是许多商业技术的普遍特征,从智能手机到全球定位系统(GPS)概莫能外。
市场影响深远
五角大楼于2022年实施的这项认定,虽然不构成全面禁令,但却严重限制了大疆的商业运营。从2026年起,美国联邦机构将被禁止采购大疆的产品,而这一负面标签已经让公司损失了大量合同和合作机会。
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约75%的份额,并在美国商用无人机销售中也拥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这场法律战正值中美科技关系日益紧张之际,美国官员持续援引国家安全担忧,对中国科技企业施加压力。
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院现在将审查五角大楼的决定以及下级法院的推理是否符合行政法规定。这一司法程序可能需要数月之久,并将受到整个科技行业的密切关注。
(来源:前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