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如何破解?上海金洽会“园区行”推动金融直达企业
缺抵押物、现金流不足,由此带来的融资难题一直制约科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上海探索“政府+园区+金融”模式,正通过金洽会“园区行”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2.33万亿元,同比增长7.7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在具体操作中,银行通过非财务指标评价科创企业,通过差异化授信模型为创新药企、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部专家陈杰表示,过去几年其团队已累计服务超过130家创新药企,园区金融服务正在从单一授信向全生命周期支持转型。
青浦工业园区作为首场“园区行”举办地,规划面积56.2平方公里,涵盖青浦综合保税区、张江高新青浦园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园区产值超千亿元、税收超百亿元,主导产业涵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表示,金融机构应在三个方面支持园区发展: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标准互认和产品互通,创新跨境和离岸金融服务模式;二是赋能产业升级,综合运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科技信贷及投贷联动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解决方案;三是支持城市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及“农文旅商体展”六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上海市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表示,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作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范式,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利性、精准性和积极性,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通过金洽会线上线下联动,园区企业能够直面金融机构,快速获取政策、产品和融资方案,提高融资效率。据悉,金洽会今年创新推出“园区行”,将金融资源下沉产业园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普惠金融顾问制度、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会诊式”金融服务。活动计划从9月底至11月底,在青浦、金山、崇明、奉贤、闵行、普陀、静安、虹口、徐汇、黄浦等全市十余园区持续开展,覆盖科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中小微企业。线上展会将持续至2026年9月,集中展示金融产品、政策及园区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