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控股拟豪掷千亿港元,私有化市值近3000亿恒生银行

2025年10月09日,16时56分5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4 views 次

在香港的地铁站跟朋友见面,应该如何选择地点?一些香港本地人的通常做法是:在恒生银行(00011.HK)柜员机旁边。

作为香港最大的本土银行之一,恒生银行可能即将退市。这家市值3000亿港元的香港本地银行,将被母公司汇丰控股(00005.HK)私有化。

10月9日早上,恒生银行、汇丰控股联合公告称,建议撤销恒生银行股份的上市地位,私有化价格为155港元/股。9日上午,恒生银行大涨26.3%,中午报收150.3港元,汇丰控股跌6.24%,报收103.7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控股在恒生银行持股比例超过63%,私有化可能花费上千亿港元现金。该公司汇宣布,未来三个季度不再回购自身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恒生银行依然有部分地产方不良资产需要消化,私有化之后,汇丰控股要承担这部分责任,这是两者股价表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展望未来,协同效应还有进一步再提升的空间,符合现在汇丰内部改革的总体思路。

每股155港元现金付款

根据联合公告,汇丰控股私有化恒生银行的对价,计划按照155港元/股进行现金付款,汇丰亚太作为要约人,已要求恒生银行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建议将恒生银行私有化,倘若计划生效,股份将予以注销。

恒生银行此次私有化,汇丰控股给出了较高溢价。根据披露,按照今年6月底数据计算,此次私有化,汇丰控股给出的恒生银行市净率,达到1.8倍(实际及未经审核数字),对比香港可比同业公司中位数(0.4倍)。相较恒生银行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率也达到30.3%。

数据显示,私有化之前,汇丰亚太及汇丰亚太一致行动人持有恒生银行11.88亿股,合计占比为63.35%;私有化涉及股份大约为6.84亿股(1060亿港元)。

据此测算,此次现金私有化可能花费汇丰控股上千亿港元现金,交易估值也远高于同行业。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估值都比较低,拉低了银行股平均估值,使得这一次私有化定价,相较于同业估值显得比较贵。

公开资料显示,恒生银行成立于1933年,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之一。联合公告称,恒生银行植根香港近百年,有着深厚的传统。汇丰十分尊重恒生银行的独特地位,计划继续通过汇丰及恒生银行两大品牌,在香港市场开展业务。因此,恒生银行将保留根据香港银行业条例所独立获授的持牌银行认可,并维持独立的企业管治、品牌形象、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分行网络。

汇丰控股称,拓展香港业务是汇丰的战略重点之一,最佳的策略是强化汇丰亚太及恒生银行在香港银行业务的协作,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互补优势及竞争力.同时,客户也可以可自由选择两大银行品牌。汇丰计划持续向汇丰亚太及恒生银行的人才发展与技术创新投入资源,并预期与恒生银行发掘更紧密的协同效应,提升营运效益。

公告称,此次私有化不会改变恒生银行与其客户的日常互动。客户的银行账户和客户经理(如适用)等将维持不变。

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前,恒生银行营业总收入209.75亿港元,同比增长3%,税前净利润81亿港元,同比下跌28.39%;股东应占净利润68.8亿港元,同比减少30.46%,每股基本盈利3.34港元。该行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施颖茵当时提到,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面对信贷压力,该行当时的不良贷款比率为6.69%。该行增加拨备后,预期信贷损失49亿港元。

汇丰三个季度内不再回购,视为对香港重大投资

“孩子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一位曾经在恒生银行任职的中层,如此形容恒生银行经营上与汇丰控股的关系。

联合公告称,私有化计划代表汇丰控股对香港市场的一笔重大投资,标志着汇丰坚信香港将继续发挥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连接国际市场与中国内地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而这也将为汇丰亚太和恒生银行创造更多投资机会,进一步推动其香港业务的增长,并有利香港经济整体发展。

汇丰预期,由公告日起计,三个季度内不再启动任何进一步的股份回购,将其CET1(资本充足率)比率恢复至14%到14.5%的目标营运范围。

10月9日上午,香港金管局回应传媒时称,知悉有关计划,并一直与相关银行保持沟通,按既定机制及程序进行有关监管审批,并留意到汇丰表明交易是对香港一项重大投资。交易完成后,香港汇丰银行及恒生银行将继续作为两家独立认可机构营运,金管局会继续与相关机构保持沟通。

光大证券国际策略师伍礼贤向第一财经分析,市场高度关注汇丰控股私有化恒生银行的方案,近几年,汇丰持续推动集团内部改革,重新调整部门设置及关键人事,主要目的是要提升运营效率、压缩成本,私有化恒生银行正是整体改革中的一步。此前,汇丰已向恒生银行派任高管,这个做法也被市场视为铺垫。恒生上半年业绩显示不良贷款压力仍大,此时提出私有化,相比此前股价溢价三成,接近近年股价高位,有助于吸引中小股东投赞成票,缓释他们对资产质量的担忧,预计较多股东愿意接受。

伍礼贤称,但对汇丰而言,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交易需动用巨额现金;暂停股份回购,对股东不是好消息;合并后恒生不良贷款将并入汇丰报表,坏账率或升高,这些都不是利好,这也是汇丰股价下跌主要原因之一。但中长期看,私有化可以深化两家银行协同效应,符合汇丰提升效率的改革总体思路。

“以后两者要怎么分工?”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认为,汇丰控股全面私有化恒生银行属于特殊情况,恒生银行本是汇丰控股持股逾六成的子公司,交易完成后将变为100%控股,等同于并入汇丰体系,变成全资子公司,未来品牌地位及业务划分尚待观察。投资者此前忧虑恒生市值偏低、贷款风险上升,此次私有化使相关资产质量风险由汇丰承接,未来,恒生是否保留独立品牌、网点与业务分流如何设定仍存疑问,目前依然有待观察。

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汇丰控股实现收入341亿美元,同比减少9%;税后净利润为124亿美元,同比下降30%,主要由于确认联营公司交通银⾏相关的摊薄和减值亏损21亿美元;此外,2024年同期出售加拿大和阿根廷业务带来的36亿美元非经常性收益不再。该公司解释称,正按计划履⾏成本承诺。2025年上半年,因精简集团的组织架构⽽产⽣6亿美元成本,这些成本主要与遣散费有关。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