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如何扼杀珊瑚礁?最新研究揭示化学威胁

2025年10月08日,08时05分46秒 科技新知 阅读 2 views 次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塑料污染对濒危珊瑚礁构成了巨大且此前被低估的威胁。它通过干扰珊瑚生存至关重要的两个过程——成年珊瑚的繁殖和幼虫的定居,来破坏珊瑚礁生态。这些发现或许能解释为何一些珊瑚礁在经历大规模白化事件后,难以恢复生机。

隐匿在塑料碎片之外的化学威胁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毕业生Keiko Wilkins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研究,她的发现表明,塑料渗入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会显著降低珊瑚的受精率,并损害幼虫的定居能力——这对于补充珊瑚种群至关重要。她的研究成果分两项发表,清楚地表明与塑料相关的化学物质构成了超越其物理碎片存在的隐蔽危险。

Wilkins博士最近获得了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海洋生物学研究生项目的博士学位,她指出:“当人们想到珊瑚礁面临的威胁时,微塑料常常被忽视。珊瑚不仅会摄食微塑料,与微塑料相关的化学物质还可能产生隐蔽的影响。这项研究强调了这一问题,敦促我们必须将塑料污染视为对珊瑚礁施加的复杂压力源。”

这项在Kewalo海洋实验室进行的研究发现,尼龙、聚丙烯和聚乙烯等常见聚合物塑料的渗滤液对珊瑚幼虫的定居和存活产生负面影响,其影响程度因浓度和聚合物类型而异。

全球珊瑚礁污染日益严重的证据

全球近期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塑料污染的严峻性。2025年10月初,科钦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拉克沙群岛的珊瑚礁遭受了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地表海水中平均每立方米含有57个微塑料颗粒,沉积物中每公斤含有97个颗粒。这项研究将该区域划定为威胁珊瑚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高风险区。

同样,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珊瑚礁也正面临塑料废物的严重破坏,而泰国湾的研究则记录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广泛存在。

对珊瑚礁恢复的关键影响

Kewalo海洋实验室主任兼Wilkins的导师Bob Richmond将这项研究描述为对珊瑚礁保护工作“及时且至关重要”的贡献。这些发现尤其令人担忧,因为珊瑚礁虽然只占地球表面积的0.1%,却支持着25%的海洋物种;自1950年以来,全球约一半的珊瑚礁已不复存在。

在NOAA Nancy Foster奖学金的资助下,Wilkins从包括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和夏威夷群岛座头鲸国家海洋保护区在内的保护区采集了珊瑚样本。她将继续调查太平洋珊瑚种群中的微塑料摄入水平,以确定其对珊瑚礁复原力的长期影响。

(来源:前途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