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2025年10月05日,13时11分43秒 科技新知 阅读 3 views 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洲的手机市场一直都是三星、苹果等品牌的自留地,国产手机的存在感并不高。曾经小雷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前段时间,我作为雷科技IFA2025报道团一员,在德国柏林的数码城转了一圈后却被打脸了:国产手机不仅已在当地市场扎根,还几乎占领了数码城的核心展台。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反驳:“苹果和三星的整体销量仍然是遥遥领先”,没错,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国产手机正在海外悄然圈地,并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一度撤离西欧市场的国产手机品牌们,再一次回到了这个黄金市场,并且这次他们的准备将更加充分。

国产手机在柏林完胜三星

雷科技探访的这家柏林数码城位于夏洛滕堡-维尔默斯多夫区,是当地的著名商圈之一,在数码城的周边还有蔚来、华为等多个中国品牌的门店,如果不是周围来来往往的老外们,小雷都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回国了。

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图源:雷科技

而在数码城的首层,是一个面积颇大的综合区,出售手机、3C配件以及小家电等产品,其中手机的展示台被设置在综合区的中央,并且有不少顾客在驻足观看。整体来看,手机显然是数码城的王牌品类,不仅被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占地面积也是最大的,四个大型展台陈列了数十款不同品牌的手机。

说实话,类似的数码城在国内已经不多见了,如京东MALL、百脑汇等大型数码城基本都转向以品牌为核心的店铺设计,鲜少有将各品牌统一经营的手机区域。至于展示的手机品牌也是非常多,不仅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小米OPPOvivo、荣耀等机型,还有诸如中兴,努比亚等品牌。

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图源:雷科技

有意思的是,除了智能手机外还有不少的功能机,比如HMD推出的诺基亚经典系列,甚至还看到了搭载安卓系统的翻盖键盘机,给人一种穿越回十多年前的感觉。虽然国内的线下手机店也大多有功能机出售(面向老年人群体),但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降价和适老化功能完善,越来越多老年人都转投智能手机,功能机已是不多见。

在转了一圈后,小是找到了机会和一个正在看手机的年轻人搭上话,对面的年龄看起来在二十岁上下,似乎正在寻找一部性能不错且价格合适的手机,这种对手机有一定了解的年轻人,正好是最佳的猎物…咳咳,采访对象。

得益于小雷随身携带的时空壶翻译耳机,即使不怎么懂德语,我们双方的交流也毫无压力。这位德国小哥手上拿的小米14T Pro,基本就是国内的小红米K70至尊版的海外版本,整体配置几乎没有区别(14T Pro多了个无线充),搭载的是天玑9300+,整体性能满足日常和娱乐需求基本上没有压力。

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图源:雷科技

在戴上翻译耳机后,德国小哥也兴致很高,直言:“我还在想找谁了解一下小米的系统和质量,没想到就遇上制造它的国家的人了”,我下意识的回了句:“为什么不问问导购呢?”,然后很快就回过味来并下意识笑出声,德国小哥也是一样,回了句:“Du verstehst schon(德语:你懂的)”。

作为曾经的K70至尊版使用者,这位德国小哥算是问对人了,在花了几分钟时间介绍这款手机的使用体验后,对方的购买欲望显然大增:“听起来非常不错,我感觉它比三星更值得买,三星的S24FE也要六百多欧元,而且只有8G的运存,2025年了,一台六百多欧的手机还只有8G运存,它以为自己是iPhone吗?”

看来海外朋友对于8GB的内存也是颇有怨言的,倒是国内不少人天天吹捧海外的安卓生态完善,所以8GB内存也够用。说真的,如果同样的价格能买到12GB,谁会要8GB?老外也不傻,12比8大的道理还是懂的,就算8GB真不卡,12GB那不是更流畅?

运营商渠道在西欧市场依然是主流

话说回来,西欧的手机市场还真是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一台两年前的次旗舰裸机还能卖到639.99欧元,约合人民币5343元,以国内目前京东自营的K70至尊版价格来算,可以买2.5台(12GB+512GB版本现价为2188元)。

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图源:京东

虽然裸机的价格确实贵到飞起,但是如果你选择以运营商合约的形式购买,那价格就实惠不少。以小米14T Pro为例,如果选择o2 Mobile的合约套餐,只需要每个月支付34.99欧元,就能够以39欧元的价格带走这部手机,并获得每个月50GB的流量和无限通话、短信服务,并且套餐使用时间每增加一年,每个月的流量也会增加5GB。

从德国小哥的描述里,这样的套餐一般要求的订购时长为两年,也就是一共840欧元。随后小雷在o2 Mobile的官网找到了他们最新的资费套餐,与合约机套餐类似的流量套餐价格为19.99欧元/月,综合算下来,如果对流量有较高需求的话,那么还是挺划算的。

或许有人想问,小米不是一贯以“物美价廉”著称吗?怎么在欧洲就卖这么贵了?事实上,小米在当地的定价已经算是具有性价比的了,看看同价位的S24FE,从处理器到屏幕再到充电速度、内存/存储等各个参数,都无法与小米14T Pro相比,你就会发现小米的性价比其实一直都在。

而且,产品定价还要考虑关税、当地收入水平、当地运营成本等各种因素,并非简单的将人民币换算成欧元这么简单,如果按国内目前的定价在欧洲卖,那么小米就是去做慈善的了。

另外,欧洲的运营商竞争也非常激烈,根据后续小雷在CHECK24(欧洲的运营商方案对比网站)查询到的信息来看,Vodafone提供14.99欧元/30GB的合约套餐,如果是携号转网还将获得运营商的150欧元返利以及网站的110欧元返利,虽然还要支付499欧元才能拿到手机,但是也比线下商店提供的套餐划算许多。

或者也可以选Telekom(T-Mobile)的29.99欧元合约,有40GB流量的同时购机价格只要99欧元(并返利220欧元),算下来比Vodafone的套餐还便宜,看到这里,估计不少读者都已经回过味来了。

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图源:CHECK24

没错,如果在西欧想买手机,走运营商渠道才是最划算的,裸机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值得考虑。某种程度上,可能只有极度抗拒合约机,或者有特别原因不想换套餐和运营商的人,才会选择购买裸机。

这个道理,曾经的中国手机厂商也是花了不少成本才弄明白,不过想要与运营商达成合作却并不容易,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小米、OPPO等品牌都在持续寻求突破口。其中,小米就与Vodafone、Three UK等多个当地运营商合作,借助对方的线下渠道推广手机,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以旧换新服务的落地。

正是得益于本土化运营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再配合直营店及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铺开,小米在西欧不少国家都已经成为知名品牌,疯狂蚕食三星的市场。

小米OPPO联想们正在欧洲蚕食三星份额

小米是目前在欧盟门店数量最多的中国手机品牌,虽然最新的官方数据还停留在2019年的超100家小米之家上,但是前段时间卢伟冰就宣布小米要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在海外建设1万家小米之家,其中欧洲将成为重要地区之一。

同时小雷还查到一个有意思的信息,小米在德国的首家直营店恰好在9月份开张,除了销售小米15系列手机外,对于购买小米15 Ultra的用户还提供1欧元换购REDMI Pad SE等活动,优惠力度并不小。

小米OPPO联想们在德国火了,国产手机正在欧洲碾压三星?

图源:推特

显然,小米也不甘心受制于运营商的渠道,正在以直营店+代理的双线并行方式,推动小米产品在欧洲的攻城略地。在一系列举措的支持下,小米在欧洲市场的2025年Q2份额一度飙升到第二占比23%,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

而更早进入欧洲市场,并一度领先的OPPO,此前因为与诺基亚的专利纠纷被迫退出部分欧洲市场,但是随着两者的专利诉讼和解,OPPO也已正式杀回西欧,并与Telefónica组建“战略联盟”,同时推动与各大运营商的合作,Find X8作为其中的代表已经开始登陆部分欧洲国家。

此外还有联想的moto、欧加的realme,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有约7-10%,算上小米、OPPO的份额,已然超过30%。可以说,欧洲市场已经实质上进入了“三足鼎立”的状态,以小米为首的中国品牌,正在与三星、苹果同场竞技,并借助在中低端市场的性价比优势,逐渐蚕食三星的份额。

图源:微博

老实说,我对于中国手机品牌在欧洲的市场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只要不涉及到市场之外的因素,那么三星其实很难抗衡从中国市场里卷出来的三大卷王(OPPO、vivo、小米),至于苹果?那是“论外”级别的,还是先干赢三星再说吧。

随着国产手机在欧洲市场的扩张,其实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关注到这些来自中国的消费电子品牌,而且不少用户在购买后都会变成“自来水”。比如此次采访到的德国小哥,他对小米的最初印象就来自一位热衷于数码产品的好友,也是对方向他推荐的小米14T Pro。

不过,德国小哥也表示自己后续还会去看看小米15T Pro,如果价格相差不大的话,那么应该会直接入手。对此,我问了个问题:“为什么不买小米15呢?”“太贵了”他给出回答,“949欧元对我来说是笔大开支,所以,还是等我找到更好的工作再说吧”。

对此,小雷只想说:“数码爱好者的天堂,果然还得是中国”,也希望中国品牌在海外征战,能够给他们带去更好、更实惠的产品吧。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