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创阶段新低,能繁母猪存栏不降反增,拐点何时到来?|大宗风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生猪期货持续回落,9月30日生猪期货主力2511合约延续跌势,盘中一度下探至12225元/吨,最终报收于12355元/吨。尽管国庆期间或有短暂偏强机会,但10月生猪出栏仍处高位,节后需求回落,期价仍存下行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需重点关注出栏节奏与屠宰开工率变化。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在于供应压力仍然较大,前期生猪产能整体处于高位,近期开始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出栏压力。此外,需求端支撑也比较有限。从现在持仓情况看,空头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增仓迹象。”银河期货分析师陈界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三季度期现价格同步走弱
“近期生猪期货价格持续下行,主要原因仍集中在供应端。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环比下降0.1%,同比持平0.0%,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5%,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孔海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孔海兰表示,自2024年12月起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总体降幅较小,2025年5月再度小幅增加,6月初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暂停能繁母猪扩产、调控二次育肥等。然而,5、6、7月能繁母猪存栏基本持平,8月环比下降,产能去化进度较慢。从大商所公布的盘后持仓情况来看,截至9月26日,排名前20的持仓中,空头持仓大于多头持仓。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三季度以来,生猪现货价格偏弱运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我国主流市场生猪日度均价12.18元/公斤,较7月23日下降2.04元/公斤,降幅为14.35%。7月23日至今,生猪现货价格延续下行趋势。而从期货走势来看,7月23日至8月中旬,生猪2511合约震荡,8月下旬开始,趋势性下行。
“近期现货价格下跌是期货价格下跌的影响因素之一,可以看到,当前期货价格仍然高于现货,反映了期货下跌仍然有限。另一方面,近期期货价格的下跌也包括了后续供应压力较大的考虑。”陈界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界正表示,当前生猪市场基本面变化比较有限,高出栏主要还是前期产能维持高位近期压力开始逐步体现。不过,随着养殖端亏损逐步增加,市场补栏有所减少并且淘汰数量有所增加。当前生猪存栏缺乏准确数据,参考统计局6月生猪存栏量在4.2447亿头,整体处于上升状态。
仔猪价格两月跌超40%
除了生猪价格出现下降,仔猪价格也在加速下滑。根据钢联数据,8月初至9月20日7公斤仔猪价格从420元/头快速下滑至240元/头,累计跌幅达40%。对此,中信期货高级研究员程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生猪产能的持续兑现导致仔猪供应偏大。
另一方面,程也表示,随着价格的下滑,市场对于后市价格并不乐观,且9月接仔猪正好对应春节后出栏(季节性淡季)。因此,仔猪需求偏弱。据调研反馈,不少大厂自身栏位满负荷运转难以承接额外仔猪,同时新生仔猪持续增加,导致其卖苗积极性较高,仔猪从买方市场逐步切换成卖方市场。
此外,根据涌益咨询,育肥料在近两个月环增幅度较大,6—7月份涨幅分别为5.6%、6.6%,这与饲料协会的数据趋势一致,均预示着短期出栏商品猪的存栏量依旧可观。此外,仔猪料、母猪料也维持递增趋势,意味着产能去化的明确信号暂未看到。
与此同时,孔海兰表示,2025年8月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3350万头,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29.6%。从出栏体重来看,截至9月25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生猪出栏体重124.66公斤/头,较前一周下降0.06公斤/头;但从8月底以来,生猪交易均重整体呈现增加趋势。
“虽有中秋国庆的需求备货支撑,但供应增量更甚,需求实则难以完全承接,导致整体出栏进度偏慢,行业均重被动累积。生猪活体均重方面,根据涌益咨询,9月25日当周,全国商品猪出栏均重127.63公斤,环比增幅0.07%。冻品库存方面,根据涌益咨询,9月25日当周,全国样本冻品库容率达18.66%,较上周涨幅0.75%,缓步环增的趋势均已持续近月有余。”程也称。
生猪期货后市怎么走
随着生猪期货持续下跌,其后续影响因素也引发外界关注。对此,孔海兰表示,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受到来自供给端的压力影响,生猪现货价格延续弱势格局,对应养殖亦进入亏损。根据卓创统计的数据,9月25日自繁自养养殖利润-95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241元/头。对于未来生猪市场,我们应重点关注产能淘汰进度,以及相关主体对生猪相关调控措施的落实进度。
“从供应端来看,年初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高,且1月—8月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长,按照养殖周期推算,四季度商品猪出栏量环比继续增加,猪源供应充裕。近期‘反内卷’政策持续指导生猪养殖产业,在降重去库、母猪去产能的调控影响下,预计四季度出栏均重不会过高,供应压力主要集中在出栏数量的增长。”程也称。
与此同时,陈界正表示,四季度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出栏量和出栏节奏,在生猪产能维持高位的情况下,预计价格仍将表现出一定压力。整体来看,后续价格整体仍将以偏下行为主。短期来看,见底难度仍然相对较大,仍将以偏回落为主。对于中小型养殖场,建议可以顺势出栏,避免过度积压导致价格压力增加。
针对生猪期货后期走势,程也表示,四季度生猪继续兑现母猪增产带来的下行周期,压力主要集中在10月—11月,国庆假期结束后消费快速下降,商品猪出栏进入高峰兑现期,供应压力进一步放大,或对猪价造成进一步影响。12月随着年底旺季启动,需求增加,猪价季节性反弹。
尽管餐饮消费同比增幅放缓,导致猪肉需求总体受限,但是季节性上,12月腌腊灌肠、春节备货陆续启动,猪肉消费将进入旺季。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政策肉储备需求增加,随着猪粮比价触及6:1预警线,轮储、收储带来额外的屠宰入库需求。因此,四季度猪肉以旺季特征为主。
不过,程也表示,考虑到出栏量依旧较大,预计反弹空间有限。展望后期走势,若后续“反内卷”持续执行且落实力度加强,叠加猪价继续下跌、养殖利润亏损,这两条路径下,产能有望实现有效去化。当前产业呈现“弱现实+强预期”格局,建议关注近月逢高做空、反套套利的交易机会。
责任编辑:帅可聪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