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月饼风波背后的铁腕改革:德弘资本能否重塑大润发?
“月饼节”将至,昔日的零售巨头大润发却因月饼配料问题引发关注。
近日,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底,消费者李先生在大润发沈阳和平店购买的“鑫思琪五仁小月饼”配料表中,赫然标注着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

根据2024年2月发布、2025年2月8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脱氢乙酸钠已被禁止在月饼、糕点等焙烤食品中使用。此项禁令有长达一年的缓冲期,意在给足企业调整配方的时间。
李先生将情况反馈给大润发后,超市迟迟未作回复。
直到9月16日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大润发工作人员才回应称,问题系员工操作失误所致:今年上架新品时直接复制了去年的产品档案信息,未及时删除已禁用的添加剂名称,并强调厂家检测报告显示产品中并未添加脱氢乙酸钠。
对于这一解释,李先生仍存疑虑。他当即提出希望对留存的月饼进行检测,但大润发方面后续未再跟进处理。
脱氢乙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性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活性,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危害健康。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注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名称,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有分析指出,若大润发月饼确实未添加违禁成分,此事可能被认定为标签瑕疵,监管部门仍可依据《食品安全法》进行处罚。
大润发仍在使用一年前的产品标签,无疑暴露出其在供应商管理和内部质量控制上的系统性问题。
今年2月德弘资本入主后,大润发管理层经历“大换血”。
德弘资本接手后,创始人黄明端辞任董事会主席,由德弘资本联合创始人兼CEO华裕能接任,阿里巴巴委派的非执行董事也相继离任,由德弘资本提名的人选接替。
9月,大润发杂货商品部总经理吕国铭退休,由资深采购主管李春德接任。
同月,营运长管明武被警方带走调查。作为直接掌管505家门店供应链与区域运营的资深高管,其涉案引发行业关注。大润发回应称,管明武案件正在调查中,公司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投资界》报道称,业内推测管明武被调查或与供应链利益输送相关。长期以来,以大润发为代表的传统商超,其盈利严重依赖于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货架费”,包括条码费、上架费、堆头费、节庆费等可能多达十余项。这种模式在渠道为王的时代曾带来丰厚利润,但也导致了内部寻租空间,并推高了最终的商品售价,削弱了终端竞争力。
有观点认为,此事标志着德弘资本开启“铁腕反腐”,旨在清理历史遗留问题。这并非简单的个案处理,而是德弘资本对大润发旧有盈利模式的一次“外科手术式”切割。
面对高鑫零售2024财年巨亏16.68亿的困境,德弘资本也在经营层面采取了“节流”措施。
今年5月,大润发将五大运营区精简为四大区,对门店布局进行重组。同时关闭了8家长期亏损的大卖场和1家大润发Super,将1家大卖场改造为M会员店,并新开1家大卖场、4家大润发Super和4家M会员店。
业态调整显示大润发正收缩传统大卖场规模,重点发展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和M会员店。前者聚焦社区生活场景,后者对标山姆会员店,主攻中高端客群,重点布局长三角。

然而,大润发面临的赛道已是强敌环伺。在山姆和Costco已凭借全球供应链和选品能力占据用户心智,M会员店能否后来居上,核心在于其商品差异化和会员价值感知。目前看来,其挑战巨大。同样,聚焦社区的大润发Super,则需在永辉、盒马、奥乐齐等众多社区生鲜超市的包围中,找到独特的生存法则。
截至3月31日,高鑫零售旗下拥有465家大卖场、33家大润发Super和7家会员店。这一结构变化显示,德弘资本正试图“大象转身”,但新业态的营收和利润贡献目前仍占比较小,传统大卖场的转型升级才是真正的难题所在。
CEO沈辉提出“回归零售本质”,通过发展自有品牌和源头直供提升商品竞争力。目前推出的“超省系列”“RT-mart润发甄选”等自有品牌,定位“极致性价比”,对标品类领导品牌,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早期自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绝对低价,通常是品牌商品的“廉价替代品”,但如今,成功的自有品牌已转向价值竞争,包括供应链效率、数据应用力、产品创新力和品牌号召力于一体的综合实力。如果仅通过对标领导品牌和低价标签,大润发的自有品牌想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7月18日,大润发公布了2024/2025年报。截至3月31日,高鑫零售实现营收715.52亿,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为4.05亿,同比暴涨125.23%,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德弘资本2月28日才完成股权交割,其改革措施对本期业绩影响有限。扭亏主要得益于销售和营销开支的大幅缩减——该项支出减少29.46亿元,其中关闭亏损门店节约9.81亿元,优化人力成本节省11.48亿元。
当前德弘资本的策略仍以成本控制为主,在营收尚未恢复增长的背景下,如何真正激活内生增长动力,成为摆在这位新主人面前的最大考验。财报中的盈利,更多是“节流”的胜利,而非“开源”的成功。关闭亏损门店、优化人员固然立竿见影,但企业的健康度最终取决于能否吸引消费者持续回购。
月饼配料表虽小,却折射出大润发转型之路的挑战。零售竞争的本质在于对细节的把握,而信任重建需要比成本控制更加精细的运营功力。对于大润发而言,真正的“明日朝阳”,不在于财报上扭亏为盈的数字,而在于每一位消费者手持月饼时,那份无需怀疑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