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2025年09月30日,19时34分15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运达科技

经历两年盈利阵痛,轨交智控龙头运达科技(300440.SZ)的“大交通”战略布局迎来实质性进展。9月29日,运达科技子公司扬斯科技与蜀道集团达成沟通,或将共同推进四川首个自动驾驶卡车编队在年内上路。

此举意在依托蜀道集团的庞大路权资源,推动四川在全国自动驾驶物流商业化竞赛中占据先机。双方此前已在8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扬斯科技参投蜀道旗下华钼科技40%股权,共同打造自动驾驶数据安全监管+运力交易撮和平台,共建成渝双城首个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编队标杆,商业化场景主要在高速公路、铁路物流园区等封闭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产业在国内尚无落地案例,但在国际市场已得到印证,9月初美国卡车物流自动驾驶企业Kodiak登陆纳斯达克,年度净利润3.5亿元,估值超100亿元。而运达科技作为布局明确的参与者,自今年 5 月以来股价表现强势,累计涨幅一度超过60%,备受市场关注。

转型高准入的蓝海市场

从华钼科技的主营业务来看,运达科技的布局方向瞄准蓝海市场,壁垒明显,潜力与挑战并存:门槛高,落地难,干线物流场景虽然市场规模大,但路况复杂,对技术要求更高。此外,场景还关系到路权的获取,几乎没有出现深度介入的上市公司
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2025中国无人驾驶物流车上市公司分布

双方对华钼科技的核心攻坚任务定义为:

一、力争共建成渝双城首个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编队标杆,推动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在川内的示范项目落地;

二、共促自动驾驶卡车编队技术研发,聚焦高速、铁路物流园区等商业化场景,加速自动驾驶物流市场的成果转化;

三、通过共同投资打造西部自动驾驶商业化平台,通过该平台打通“车-路-云-运-服”链条,力争由该平台实现川内高速场景下无人驾驶卡车编队的数字化调度、行驶数据收集、安全监督管理等核心职能。

所以与蜀道集团的战略“联姻”,构成了运达科技本次布局最核心的护城河,华钼科技既获得扬斯科技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也可得到蜀道集团拥有的稀缺路权资源以及高层次的政策支持。
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蜀道集团

作为西部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蜀道集团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投资建设运营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400公里,投资建设运营铁路总里程超6700公里,在2025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位列第454位,是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的最大合作平台方。

华钼科技可依托蜀道集团的路权资源,打造全省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平台,其合作方为扬斯科技与主线科技,且主线科技以获得了北京市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对于华钼科技的资源配置,蜀道智慧交通集团董事长周勇明确提到“会全力支援和支持,依托于全省的高速公路物理网络”、“积极、谨慎、客观地推动”。
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图源企查查

目前,华钼科技由蜀道集团孙公司蜀道智慧交通集团控股60%,参投完成后,扬斯科技将持股剩余的40%。

另一方面,蜀道集团近年也一直在探索干线物流、智慧物流新模式,旗下物流集团已被定位为蜀道集团核心子集团之一,总资产超过160亿元,建立了全省的三级物流园区网络。

政策端的利好,也是上述合作开展的推动力。尤其9月26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从加大关键技术供给、加速创新场景赋能、加强核心要素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四大方面,部署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等16项具体任务。《意见》聚焦七大领域,包括推进组合辅助驾驶示范,研发智能铁路装备与系统,深化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数字化等,与运达科技的转型规划契合,满足了后者创新场景赋能的需求。

地方层面,四川在场景开放、应用创新和政策赋能角度打造了极为开放的营商环境,早在2020年就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通知》(川经信汽车〔2020〕91号),明确提出要加快示范应用,并率先在成都试点。

技术商业化临界点,运营是真门槛”

从当下的技术进展来看,物流行业的自动驾驶已经不存在高技术门槛,真正的挑战在于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目前业内“硬科技”企业不断获得融资,自动驾驶商业化平台以及真正落地高速公路的场景还迟迟未出现。

例如无人驾驶卡车龙头主线科技作为扬斯科技公司合作方,在本月初完成了数亿元融资,北京顺义高精尖产业基金、国投创益、榆煤基金等投,已累计交付并运营了近千台智能卡车,智能运输里程近亿公里。
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主线科技自动驾驶卡车

另一边,自动驾驶卡车公司Kodiak本月也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2.125亿美元,估值为25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上看,运达科技生态体系中的扬斯科技与主线科技合作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已经较为成熟,公司提到,通过深度融合自动驾驶、车车通信、车路云协同等核心技术,能够实现“1辆领航车智能辅助驾驶”与“N辆后车无人驾驶”的混合编队行驶。该方案具备高速低间距、毫秒级响应、车路云协作的技术特点,可以有效降低编队整体空气阻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步增强道路交通容量与运输安全。

开发铁路,铁道交通相关的智能运维平台的诸多经验,是运达科技的优势。包括货运卡车、物流机器人(无人车)和场景机器人等等,运达科技、扬斯科技近年一直重点布局。
联姻国资、锚定蓝海,解码运达科技加码自动驾驶物流的危与机

运达科技营业收入走势

公司智能运维业务在近两期财报中表现优异,增长率分别达到11.13%、63.98%,智能运维领域的平台开发能力良好。

经济效益如何验证?

经济性方面,扬斯科技表示,在京津塘高速、山东高速、津石高速、京哈高速等国家级智能交通先导试点项目中,有实际的运营数据表明,自动驾驶货运编队解决方案可实现车队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节能效果提升18%-20%、减碳效益20%以上等,为传统物流车队提供了高效、灵活、可靠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技术+商业确定性地可以正循环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驱动市场迅速接纳这项新的技术和产品形态,实现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到2030年,将有50%以上的货运车辆被自动驾驶赋能,大幅度提升货运安全和效率”,运达科技副董事长兼扬斯科技CEO沈力表示。

参考同样走干线卡车路线的Kodiak,其核心逻辑均是把自动驾驶优先投向更可控的高速与枢纽场景。对于车队和货主而言,这种方式便于嵌入既有运输管理系统,排班与计费也更直观。

据Kodiak数据,其单公里运输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了20%,降低30%的人力成本和15%的燃油消耗,货运周转效率提升67%,竞争力显著,目前已经完成了 100 批次的支撑剂运输任务。

作为中国内陆供应链的核心,成渝地区双核驱动的万亿物流圈目前还没有自动驾驶的案例。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年)》显示,2023年成渝地区两地社会物流总额14.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升至4.0%,传统物流解决方案的可替代规模可观。

其中,高速公路网络也是自动驾驶在物流中普及的优势。四川省在全国普通公路总里程排名第一,四川省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也排名全国第三,高速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0310公里。

依托蜀道集团的路权资源与政策支持,扬斯科技表示,该项目有望成为全国自动驾驶物流商业化的重要范本。(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黄田)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