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石燃料融资分化:部分国家资金缩减,全球银行业融资升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9日,路透社发文称,环保组织当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由德国、美国等35个国家组成的“清洁能源转型伙伴关系”联盟内,国际化石燃料交易的公共资金较协议签署前(2019-2021年水平)减少高达78%,缩减规模介于113亿至163亿美元之间。该联盟成员国曾于2021年联合国气候谈判期间同意,在2022年底前停止为国际化石燃料交易提供公共资金,转而重点投资清洁能源,协议覆盖出口金融、发展金融及官方发展援助三大领域。

不过报告同时提及,2023-2024年期间,德国、瑞士、美国等联盟成员国仍共同批准了总额109亿美元的新化石燃料融资。此外,智库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环保组织“石油换希望”国际、美国地球之友在报告中表示,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升级,以及美国决定退出该联盟并优先发展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生产,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多边合作构成威胁,“当前气候与能源领域的多边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脆弱,且国际化石燃料支持的大幅减少并未带来清洁能源技术支持的相应增加”。
不过,全球银行业对化石燃料的融资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根据气候活动组织6月17日发布的第16届年度报告,2024年全球最大的65家银行对化石燃料的资金支持增至8690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1620亿美元,增幅超五分之一,扭转了2021年以来的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在美国尤为明显,因当地对净零政策的反对声音强烈。
从融资形式看,2024年贷款仍是主要方式,规模从2023年的4220亿美元增至4670亿美元;债券融资增幅最大,从2023年的2840亿美元升至4010亿美元;收购融资也从637亿美元增长至829亿美元。具体到机构,摩根大通仍是全球最大的化石燃料融资银行,2024年承诺向化石燃料企业提供535亿美元资金;共有4家银行的化石燃料融资增加超100亿美元,分别是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与巴克莱银行。从区域分布看,2024年美国银行在化石燃料融资领域共投入2890亿美元,占全球当年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北美银行业在气候承诺上出现明显倒退。据相关信息,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不少北美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开始集体退出净零联盟,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及加拿大最大的4家银行已不再是“净零银行联盟(NZBA)”成员,该联盟由全球领先银行组成,原本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贷款、投资、资本市场活动与净零排放目标的对齐。
回溯2023年数据,全球化石燃料融资的区域与机构分化趋势已较为显著。2016-2023年,全球最大的60家银行累计向化石燃料行业提供6.9万亿美元资金,其中3.3万亿美元投向专注于化石燃料业务扩张的公司;仅2023年,这60家银行就提供约7058亿美元融资,超25%来自排名前五的美国和日本银行。尽管2023年60家大型银行的化石燃料投融资规模同比下降9.4%,但仍有27家银行继续加大投入,其中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是最大融资方,2023年贡献约2117亿美元,占比达30%。
从具体领域看,2023年与燃气发电、北极油气、超深水油气项目相关的融资有所下降,但液化天然气(LNG)企业融资出现增加。德国非政府环保组织厄吉华德(Urgewald)发布的全球银行业煤炭融资联合报告也显示,2016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煤炭投融资活动整体下降,2023年煤炭融资降至约1360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20%,但美国大型银行仍持续活跃于煤炭行业。2023年,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煤炭行业贷款融资银行,提供约28亿美元融资,较2016年增长30%;杰富瑞位居第二,是印度阿达尼集团等重煤企业的主要合作伙伴;摩根大通、花旗分别以18亿美元、16亿美元位列第三、四位,较2016年分别下降38%、50%;欧洲方面,2023年最大煤炭融资机构为巴克莱,融资规模约14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32%。
西方银行在气候承诺上的倒退迹象同样引发关注。据路透社消息,过去一年中,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荷兰银行已放弃联合国支持的“科学碳目标倡议”,原因是担心该倡议可能削弱银行为化石燃料融资的能力。(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