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因内部分歧没有给出减排目标,还蛐蛐中国:远远不够
【文/观察者网 王一】中国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包括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在舆论称赞中国发挥“领导作用”引领全球减排承诺的时候,没有在气候峰会上给出减排目标的欧盟滑天下之大稽,竟指责中国的气候承诺“远远不够”。
“很遗憾,他们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远低于我们认为既可实现又有必要的水平,”欧盟气候行动委员胡克斯特拉声称,考虑到中国在全球排放中的巨大影响力,这种程度的目标会使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更加困难。
胡克斯特拉竟还承诺,欧盟将“推动”中国超越当前目标,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

但讽刺的是,欧盟这个自诩“全球气候领袖”的集团,因为内部分歧严重,在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连自己的减排目标都没能拿出来。
在24日的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是中国首次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设定具体的减排目标。英国路透社评价称,中国无视了美国的反可再生能源言论,带头制定了新的气候计划,在气候问题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就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对中国气候领域的举措表达肯定,“我欢迎中国愿意在所有领域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作出贡献、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并深化双边低碳发展合作。我也对中国在碳定价方面的承诺表示欢迎”。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24日嘲讽地指出,几十年来,欧盟一直摆着气候“四分卫”的架子,经常在气候问题上对中国施压,24日却带着欠条来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这完全是欧盟自己造成的耻辱”。
报道称,欧盟现在的承诺是,将在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补交减排目标。
智库战略视角执行董事琳达·卡尔彻(Linda Kalcher)也表示,欧盟没有新目标就出席联合国会议“令人尴尬”,补交承诺不过是“来之不易的安慰奖”,企图挽救被彻底排除在外的处境。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铜陵公司东湖一期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视觉中国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称赞说,与欧盟不一样,中国倾向于少承诺,多兑现。专家们越来越相信,中国的碳排放可能在今年达到峰值,比官方设定的2030年目标提前五年。同时,中国在新能源和清洁制造项目上的投入远超欧洲,自2022年以来,中国企业已在海外投入了2100亿美元,实际规模已超过了“马歇尔计划”。
华盛顿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的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表示,无论中国设定怎样的排放目标,“欧盟都将无权发表评论,至少无法做出可信的评论”,因为欧盟内部的分裂已然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失去政治影响力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