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药业低价增发收编旗下“西药双子”,“保守”对赌能否破行业承压困局?
千金药业(600479.SH)自去年8月停牌启动收购两家子公司股权交易,历时13个月,于9月22日正式披露交易报告书。
6.23亿元的交易总对价,将千金湘江药业(以下简称“湘江药业”)持股比例从51%提至79.92%,并实现对千金协力药业(以下简称“协力药业”)从32%到100%的全资控股。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99.42%的交易对价,仅用362万元现金便完成这场战略并购。
千金药业以中成药起家,两家标的公司是其西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稳定贡献利润,但此前的持股比例难以实现投入与收益的匹配。对于这笔交易,市场的担忧主要在于其现金相对充足却依旧选择折价增发,对现有股东权益有所稀释。
利润“回收”,西药双子增速跑赢上市公司
这场收购背后不只有株洲市国资委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战略意图,亦是千金药业对其已有业务版图的“查漏补缺”。
一方面,医药行业正面临深刻的政策变革,医保控费和药品集采的常态化使得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出台,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了便利条件。千金药业此次收购可视为政策驱动下,一次目的明确的资本运作,当下监管机构审核效率有所提高,市场环境也相对宽松。
另一方面,于上市公司而言,进一步收紧控制权的重要动因,是投入资源与资本收益的不相匹配。千金药业以中成药起家,湘江药业和协力药业是其西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此前仅持有二者各51%、32%的股权,部分利润需要作为少数股东损益,从合并净利润中扣除。
自两家标的公司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十余年来,千金药业对其运营投入过大量资源,迄今标的公司的经营团队、产销研能力、市场网络均有所完善,主要西药产品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国家低价药目录,资产规模、经营业绩及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
此次湘江药业、协力药业的评估增值率分别为87.77%、73.28%。从市盈率来看,笔者以2024年净利润为参考计算得出,湘江药业收购市盈率约为11.76倍(整体估值12.47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协力药业收购市盈率约为16.24倍(整体估值3.87亿元/净利润2383.69万元),千金药业截至9月23日的动态市盈率约为18.06倍。
对比可得,湘江药业市盈率低于上市公司,协力药业则接近上市公司,但后者在2024年出现过净利润下滑的情况。2023及2024年度,湘江药业分别以6.4亿元、7.04亿元营收贡献1.05亿元、1.06亿元净利润,截至2024年底的所有者权益合计7.03亿元;协力药业则分别以2.32亿元、2.48亿元营收贡献3916.05万元、2383.69万元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2.28亿元。
对于协力药业2024年净利润下滑,千金药业的解释是“主要因加大心脏、肝脏新药研发投入”。截至当年底,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进入注册审评,罗沙司他胶囊、吲哚布芬片等多个品种完成工艺认证,利格列汀片完成BE试验,基本满足上市销售前置条件,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回升且增长预期向好。
半年报显示,湘江药业上半年营收3.87亿元、净利润56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3%、37.1%;协力药业营收1.39亿元、净利润20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8%、43.4%,基本达到去年全年利润水平。
再看千金药业整体业绩,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5.52%,归母净利润增速仅8.5%,“西药双子”在营收、净利增速上双双跑赢了上市公司。此次千金药业收购标的公司剩余部分少数股东权益,或可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
现金足却低价增发,业绩承诺相对“保守”
市场对这笔交易的主要担忧在于,折价增发对现有股东权益的稀释。
99.42%的交易对价用股份支付,既省下真金白银又巩固了国资控制权,株洲国投持股比例由28.53%跃升至34.71%,话语权更集中;但与此同时,中小股东的股份也被稀释了。
交易完成后前十大股东相应调整情况
截至2025年上半年,千金药业货币资金相对充裕,尚有8.57亿元。多位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和股吧发出诸如“账上那么多现金还增发收购”的质疑,上交所也向千金药业出具了审核问询函。
6月6日晚间,千金药业回复问询时表示,交易若全部或多数采用现金的支付方式,将导致公司货币资金大幅减少,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推进及日常经营,不利于维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本次交易方案制定时,多数交易对方均看好千金药业股票的投资价值,选择持有千金药业股票。
定价来看,根据《重组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股价格不得低于市场参考价的80%。千金药业以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10.96元/股均价为基础,折价两成“踩线”定价为8.77元/股。剔除上市公司2024年每股0.36元的权益分派(7月已实施完毕),最终定价调整为8.41元/股。
这意味着,短期内将对现有股东权益形成一定摊薄。而标的公司未来经营效益受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一旦业绩下滑,也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即期回报被摊薄。
千金药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标的业绩增长消化股本扩张影响,以及签订业绩补偿协议。
根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及天健会计师报告,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增长,近两年基本每股收益无摊薄情形,反而有轻微增厚。
此次交易对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影响
根据业绩承诺,千金湘江药业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46亿元、1.07亿元、1.1亿元,累计业绩承诺3.22亿元;千金协力药业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14.90万元、3164.41万元、3460.95万元,累计业绩承诺9440.26万元。这一业绩目标与前两年的历史数据基本持平甚至局部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整体面临一定压力,第三季度仍处于降本增效阶段,整体承压前行。在此背景下,这份偏保守的“对赌协议”或是行业承压期的防御性举措。(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曹倩)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