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FiDA框架:银行捍卫数字主权,美国科技巨头被拒门外
欧盟正准备将其新的金融数据共享框架——金融数据访问(FiDA)框架——的大门,对美国主要的科技巨头紧闭。这一举动标志着欧洲银行在保护客户关系免受硅谷影响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德国的鼎力支持下,欧盟谈判代表正在敲定相关规则,旨在禁止Meta、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访问FiDA框架。该系统旨在允许第三方共享银行和保险数据,以开发新的消费金融工具。然而,这一愿景却演变成欧洲金融机构与美国科技巨头之间的一场激烈较量。
关于FiDA框架的谈判已历时两年多,目前正接近尾声。外交人士透露,未来几周内,科技公司几乎“注定要失败”。一位欧盟外交官向《金融时报》表示,在这次游说战中,“大型科技公司确实正在败下阵来”。
德国的领导作用与数字主权
德国在此次排斥行动中扮演了关键的推动者角色。其发布的一份立场文件明确呼吁,应禁止大型科技公司参与,以“促进欧盟数字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确保公平竞争环境,并保护消费者的数字主权”。德国的这一立场,反映了欧洲对美国科技巨头在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普遍担忧。
此举也与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框架保持一致。该法案已将主要的科技平台指定为“守门人”(gatekeepers),需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审查。欧洲银行成功地论证道,允许这些“数字守门人”进入FiDA框架,将可能“利用敏感数据”并“强化其主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的警告
尽管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明确警告,将对“歧视”美国公司的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但欧盟仍做出了这一决定。特朗普近期在Truth Social上发帖威胁称,将对那些实施针对美国科技公司数字监管的国家,征收“巨额额外关税”并实施出口限制。
特朗普写道:“数字税、数字服务立法和数字市场监管,其目的都是为了损害或歧视美国科技公司”,他还补充说,这些措施“荒谬地让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完全不受影响”。
代表美国平台的行业团体警告,此次排斥将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和创新。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协会欧洲分会的丹尼尔·弗里德兰德(Daniel Friedlaender)表示:“通过向现有银行妥协,欧盟将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并巩固那些已经对客户数据拥有‘守门人’权力的传统参与者。”
银行业赢得数据保护战
欧洲银行成功地提出了他们的论点: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金融数据访问权,将自己置于银行与客户之间,从而从消费和储蓄洞察中获取价值。FiDA框架的最初设想,是允许获得许可的第三方提供商访问银行和保险数据,以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建议和服务。
然而,金融业的反击在整个欧盟机构中获得了广泛支持。对数据滥用和市场主导地位的担忧,在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主要成员国中引起了共鸣。成员国和议会计划在今年秋季敲定法律文本,目前各机构之间的三方谈判正在进行中。
此次排斥事件,标志着大型科技公司在布鲁塞尔遭遇了一次罕见的游说失败。此前,美国平台通常在欧盟的数字政策辩论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来源:前途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