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劲增!邮储银行科技、政策双驱惠民
近年来,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我国先后出台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宽银行融资渠道等支持消费信贷政策。近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消费信贷政策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组合拳”下,我国消费信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同比增长信贷资源持续向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改善性、升级类消费领域倾斜。
面对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与政策红利释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以普惠金融为根基,依托独特的县域网络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场景深耕和产品创新,精准滴灌多元消费需求,助力民生消费提质扩容。
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超过3.03万亿元,较上年末净增369.81亿元,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消费贷款余额位居前三。随着国家消费贷贴息政策的落地,邮储银行会继续积极发力消费信贷领域,为扩大内需和消费复苏贡献金融力量。
助力消费,金融活水润泽民生
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是邮储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的责任担当,是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自身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8月29日,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消费信贷方面,上半年邮储银行能保持优势,主要得益于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策略和服务调优抓住了一些机遇。
2025年5月9日,邮储银行发布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增加消费金融服务供给、加强各类消费需求支撑、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等六大方面20项措施,全力服务扩内需、促消费。
在《行动方案》的指引下,邮储银行各地分支行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政银协同掀起消费升级热潮。比如,邮储银行乐山市分行推出信用卡专属叠加券活动,消费者在享受政府以旧换新补贴的基础上,使用邮储银行信用卡支付,还可额外领取并使用专属叠加券,享受折上折优惠;邮储银行杭州市分行推出邮储小绿卡“满额即送优惠券”活动,将优惠“Buff”加满;邮储银行承德市分行为购车消费者提供“旧车估值+国补申领+车贷优惠”一站式服务,为汽车消费注入新动能。 邮储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政策有效带动了汽车消费、家居家电、健康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的回暖。
而在商户方面,邮储银行加大对商品消费行业、服务消费行业以及城乡消费的金融支持。在四川攀枝花,邮储银行创新“多收多贷”产品,基于商户真实流水,为非遗品牌老店授信,助力商户实现品牌扩张;在浙江诸暨,邮储银行通过“农家乐助农贷款”,帮助当地破旧农房蜕变成田园综合体。本着“一城一策”的精准服务理念,邮储银行在全国各地助力小微商户、激活消费市场,让地方美食守住文化根脉,让地方文旅焕发商业活力。
总体而言,邮储银行通过个人信贷在多行业全面发力,从供需两端协同刺激消费,助力消费市场回暖。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
在消费金融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科技赋能提升了业务效率、风控水平和客户体验。
近年来,邮储银行全面布局大模型建设应用,通过“邮智”大模型应用,开展前中后台各领域230余项大模型场景建设。智能审贷助手每日支持三农、信用卡等信用审批场景超3万笔业务,对十余种图像进行有效识别、提取及分类,审贷效率进一步提升。
通过“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外呼新范式,洞察消费市场,依托日均130万通外呼通道,2025年上半年,智能外呼精准触达潜在客户超8000万户,有效引导3000亿元消费信贷资金流向民生领域。
通过构建“三维立体”风控模型,利用大数据画像、场景穿透管理、动态预警机制,在帮助邮储银行消费贷额度快速扩容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通过融合AI与实时流计算,邮储银行构建全链条反欺诈模型体系,2025年上半年保护潜在受害账户逾10万户,防止客户资金损失超8亿元。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加强渠道建设,推进手机银行迭代焕新、网点形象升级改造,通过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数字化赋能,实现协同激活客户的良性循环。通过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更安全的金融服务体验,有力提升了客户的消费意愿。
以上种种努力下,邮储银行连续两年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同时,继新一代个人、公司和信用卡三大核心系统全面升级后,邮储银行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又完成了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的首批业务功能投产上线。该系统是邮储银行科技创新体系的又一“硬核之作”,实现了服务器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100%国产化部署,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技术平台,实现前台交易管理、中台风险防控、后台清核算等关键环节焕新升级。上线以来,系统负载峰值提升超10倍、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日终跑批时间缩短90%,为邮储银行数万亿资金业务资产稳健运行筑牢安全防线。邮储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和赋能水平再一次加速跃升。
业绩会上,邮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牛新庄表示,邮储银行已启动“十五五”IT规划编制,将谋划布局科技发展蓝图,推动科技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策响应,贴息工作全面部署
近年来,国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财政贴息、引导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旨在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和扩大内需。 邮储银行积极响应,通过制定专项方案、加大信贷投放、聚焦重点领域与人群、优化服务流程等具体举措,将这些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特别是在支持居民日常消费、汽车消费、家居家电消费以及“三农”金融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2025年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政策落地后,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贷年化利率将低于3%,大幅降低居民融资成本。邮储银行快速响应,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构建“政策解读-产品适配-宣发推广-客户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
记者从邮储银行了解到,针对消费贷贴息,该行已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开发专项系统功能,并完成全行部署和人员培训。
非房消费贷未来发展的核心仍在于提升获客能力。从邮储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可以了解到,该行对此具体有四方面举措:一是借助财政贴息政策机遇,做好优质单位批量获客;二是深入挖掘行内交叉营销资源,例如为财富客户提供信贷组合产品,提升客户黏性;三是强化消费场景合作,与场景方共同开展政策宣传、联合营销活动,协同落地财政贴息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四是持续推动主动授信,充分利用6.7亿存量客户资源,开展集中运营,为居民提供“秒批秒贷”、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
随着一系列政策传导及居民消费需求释放,预计下半年消费金融仍有较大增长潜力。在此期间,邮储银行也将持续推动产品优化和流程重塑,不断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在业绩会上邮储银行透露,2025年底,将完成所有消费信贷业务全国集中审查审批工作。据介绍,此举对业务和风控都至关重要,可以提升客户体验、风险控制和数据质量,并节约人工成本。有专业人士表示,这将促进该行消费信贷业务提质增效,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