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德勤解讀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強化國際樞紐 推動產業升級原創

2025年09月18日,11时14分27秒 大行报告, 投资建议 阅读 3 views 次

【大行報告】德勤解讀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強化國際樞紐 推動產業升級

原創

日期:2025年9月18日 上午10:47作者:一枝 編輯:Lily

財華社2025年9月18日訊,昨日,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内第四份《施政報告》,貫徹現屆政府積極「求進、求變」精神,推出一繫列政策措施,致力推動本地經濟轉型和開拓新興動能,透過緊扣國家發展策略、環球市場所需,充分發揮香港「内聯外通」優勢,同時提升香港國際樞紐地位。德勤也第一時間多維度、多角度地解讀2025年香港施政報告。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縱然面對宏觀挑戰,香港經濟依然展現強大韌性。今年《施政報告》繼續引領社會把握未來機遇,為不同增長領域注入有力支持:鞏固金融中心優勢方面,政府持續主動吸引世界各地資金和業務來港,同時對接内地企業透過香港平台『出海』的需求;在創新科技領域,政府加速發展人工智能及完善生態圈建設,持續提升競爭力;面對北部都會區發展瓶頸,政府果斷推出具體措施『提速、提效』,並積極加強統籌,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站在轉型創新的關鍵時期,香港作為連結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憑借自身優勢服務國家所需,不斷求進求變,定能穩步邁向發展新台階。

強化資本市場競爭力 把握全球財富東移

德勤歡迎《施政報告》中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的措施,特别是持續強化股票市場的一繫列舉 措,當中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的上市規定、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以及深化港交所與東南亞交易所的合作。這些措施均與德勤早前所提出的建議一致,除了有助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及股權架構安排的創新企業、擴大市場主體範圍,亦有望進一步拓闊全球南方市場的資金來源。

歐振興指出:「有關建議不僅精準契合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需求,更緊扣全球資本市場高效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順應當前全球財富東移及南方經濟實力崛起的大勢,為全球資本與内地市場雙向流動注入強勁動能,同時助力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德勤亦建議政府考慮德勤早前就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深化資本市場及提升流動性」的四項關鍵建議,包括:(i) 分階段延長港股交易時段,便利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ii) 短期減免人民幣櫃台交易買賣印花稅,以提升港股對人民幣投資者的吸引力;(iii) 推出海外公司上市專線,便利東盟等全球南方市場企業來港融資;以及(iv) 透過稅務優化政策,吸引國際企業來港進行雙重上市。

假若上述建議能與《施政報告》的舉措結合,將能進一步提升香港股市的流動性與國際吸引力,推動資本市場生態更趨完善,同時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在全球經濟格局重塑中發揮更大樞紐價值。

構建從「亞洲領先」到「全球領先」的債券市場

德勤指出,香港作為亞洲最大離岸債券發行中心,2024 年國際債券發行額超 1,300 億美元,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額達 1.07 萬億元人民幣,並連續七年蟬聯亞洲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發行首位(430 億美元,佔地區總額45%),其在離岸債券市場的絕對優勢不言而喻。

《施政報告》提出的金融基建升級、產品創新與互聯互通、人民幣生態深化等舉措,精準匹配市場核心需求,既能提升全球資本流動效率,更可通過與内地市場的深度聯動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進一步鞏固香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歐振興相信,隨著「固定收益及貨幣」路線圖落地,香港有望逐步實現從「亞洲領先」到「全球領先」債券市場的跨越,為國際金融中心全面發展注入核心動能,並在全球財富東移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持續發揮無可取代的樞紐作用。

助力企業走出去 驅動北部新發展

德勤中國香港政府及公共服務行業主管合夥人胡家威表示:「我們樂見政府繼續加強香港作為内地和全球市場的超級聯繫者的角色,並歡迎成立跨部門的『出海』工作小組,以促進内地企業擴展海外業務。政府將鼓勵銀行,特别是來自中國内地的銀行,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這項舉措將提升内地企業全球化所需資金或融資的效率,並提供可量身定製的跨境金融解決方案,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為加速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三個工作小組以加快決策與審批,並以「產業」為核心推動長期增長。行政長官一再強調「產業」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吸引「產業」對推動長期發展和增長至關重要,相關前景提案令人鼓舞。同時,德勤也歡迎透過土地撥款、土地溢價、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優待政策,吸引高附加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來港設立。

德勤中國戰略與經濟咨詢合夥人江偉軒表示:「德勤樂見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加速北都發展的創新方向。我們支持通過多元化的土地批撥模式,深化内地『片區開發』及國際『土地價值捕捉』機製,建立產業龍頭、政府和開發商的協同機製,推動產業導向發展,加速區域進步。

此外,我們倡導融合内地與香港的公私營合作(PPP)模式,有效利用内地企業在供應鏈、技術和融資方面的優勢,加快北都基礎設施建設,緩解財政壓力。我們同時支持政府通過協調海外及粵港澳的建築標準和先進建造技術,並將運用供應鏈規模效應和技術創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

優化投資入境計劃 打造全球家辦中心

德勤中國香港金融服務業稅務主管合夥人及國際稅收服務合夥人潘宗傑表示:「針對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行業方面,德勤非常欣喜《施政報告》採納我們早前建議,提出措施進一步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將單一住宅物業的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港元降至3,000萬港元,並將購買非住宅物業的可算入額由 1,000萬港元提升至1,500萬港元。CIES 作為政府《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的八大政策之一,對建立香港作為全球家辦中心及家辦生態圈的蓬勃發展舉足輕重。」

德勤建議政府可進一步釋放此計劃的潛力,放寬投資範圍,容許投資數字資產、藝術品等。此外,亦可在「互聯互通」基礎上,向内地政府爭取特設「投資移民通」及「家辦通」投資管道,參照「跨境理財通」實施閉環管理,以進一步拓展跨境投資。

成立效能提升組 推動AI全面應用

德勤中國香港業務主管合夥人黃文標表示:「政府正大力推動 AI 發展,造福全體市民和各行各業。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成立『AI 效能提升組』,以統籌和指導各政府部門有效應用 AI 技術,並重組不合時宜的工作流程,推動科技革新。德勤將繼續支持香港人工智能的發展,包括透過位於香港科學園的德勤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動創新科技應用,並協助各部門和機構製定及執行人工智能策略。

《施政報告》重申了政府全力投入人工智能和創新的承諾。德勤觀察到,本地和跨國公司正積極利用資金支援、運算和數據資源,以及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人才庫,推動香港逐步成為 AI 創新的焦點。近年來,企業在港建立人工智能中心的趨勢明顯,並受惠於政府對研發的激勵措施,相關政策已經開始對企業的營運模式和增長潛力產生實質影響。

推進代幣化常態化 建立可信監管生態

全球實體資產(RWA)代幣化正快速發展,已成為數字資產最具潛力的應用領域之一。《施政報告》提出金管局將繼續推進 Ensemble 項目及恒常化代幣化債券發行,顯示政府正積極推動代幣化由試點走向常態化。德勤中國數字資產香港主管合夥人呂誌宏認為,透過以代幣化存款結算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企業在資金管理上可獲得更快的結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透明度,而代幣化產品亦具潛力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推動香港金融市場基建在效率與覆蓋面上同步提升,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呂誌宏表示:「我們欣見政府在推動創新的同時,透過監管沙盒推動銀行加強風險管理,並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建立發牌製度,同時引入自動化數據監測工具,確保在創新與穩健之間取得平衡,助力香港構建值得信賴和著重創新的數字資產生態圈。隨著代幣化債券逐步常態化,下一步有望在沙盒中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包括貿易融資及基金分銷,加強推動香港在全球RWA代幣化浪潮中成為示範市場,並帶動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與多元化。

加速科技合作與行業轉型 開啓創科未來

德勤中國華南區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主管合夥人陳耀邦表示:「《施政報告》中,政府提速建設第三個『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可持續發展、能源、先進製造及材料。我們相信,新研發平台不僅將促進頂尖大學、科研機構與業界的合作研發,還能加速先進技術的實際應用,推動本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德勤將繼續利用在香港科學園辦公室的優勢和專業知識,協助研發平台實現商業化理念,將創新思維轉化為具體成果,並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涵蓋從研發到商業化的各個階段。

德勤樂見政府下調「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的申請門檻,將項目總成本的最低要求由 3 億元調低至1.5億元。自計劃推出以來,許多本地生產商已轉向智能製造並正在獲得資助。陳耀邦續指,德勤一向積極協助相關企業申請資助,相信這項下調措施必能使更多企業受惠,推進香港生產線的智能化發展,促進整體經濟增長。同時,2026-27 年度啓動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由政府積極引導市場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顯示出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將愈加興旺。

低空經濟邁向規模化 完善監管基建促進應用

《施政報告》標誌香港低空經濟(LAE)發展的關鍵一步。透過標準化監管路徑、智能低空交通管理繫統、監管沙盒與核心數據基建,LAE 可由試驗走向規模化服務—推動快捷物流、安全巡檢、綠色出行與優化市民服務。

德勤中國香港戰略與業務設計主管合夥人陳炜華表示:「我們支持包括『監管沙盒 X』在内的措施,以優化認證流程並加強營運安全。就規劃而言,及早部署起降場與航路網絡、完善三維空間數據繫統與衛星定位,並訂立清晰的營運標準,對於在香港高密度城市環境及關鍵基建週邊的融合至為關鍵。拓展大灣區跨境營運,亦可釋放物流、巡檢、應急救援及醫療運送等高價值應用場景。」

陳炜華補充,要把政策轉化為可投資增長,關鍵在於若幹賦能因素:以成果為本的監管里程碑、具互操作性的數據標準、公私營合作夥伴關繫,以及具針對性的風險框架,並以穩健的人才梯隊為基礎隨著製度創新與技術突破持續推進,以及專用頻譜與相關核心基建的推出與部署,透過政府、業界與學術界協作,香港有望建立安全、智能的低空經濟生態圈,並成為低空創新應用的區域樞紐。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30分鐘前
【大行報告】富達國際:聯儲局減息標誌未來新局面,料年内再減息兩次
1小時前
【大行報告】安永:多維度解讀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擘畫香港更美好未來
19小時前
【大行報告】世邦魏理仕 :多維度深度解讀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
昨天
【大行報告】富達國際:香港投資者保守應對2025年市場波動,四成增加現金儲蓄
昨天
【大行報告】普徕仕:料日本央行本週會議維持利率不變
前天
【大行報告】中泰國際策略週報:降息在即,資金回流與基本面磨底的再平衡
9月15日
【大行報告】安聯投資:就業市場疲軟鞏固九月減息論點,未來減息步調仍存變量
9月15日
【大行報告】中泰國際:此前低配中國資產的外資有望繼續回流
9月12日
【大行報告】DWS 9月FOMC會議前瞻:減息25個基點的理據已相當充分
9月12日
【施政報告前瞻】畢馬威:多維度獻策北部都會區、股市優化、科創等領域發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