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威胁下药企在美投资承诺激增,专家:药企生产回流美国或难实现

2025年09月17日,17时50分21秒 全球总览 阅读 3 views 次

据新华社,美国总统特朗普于9月16日抵达英国,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他第二次以美国总统身份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同日,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承诺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300亿美元。这不是第一家宣布将向美国投资的国际药企,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并抱怨美国人支付的药价偏高。

不过,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美国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暨全球卫生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黄严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若美国政府意图推动药企生产回流美国或邻近国家,“既不必要,也成本高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实现”,因为美国在药品生产上高度依赖海外供应链。

关税威胁下药企在美投资承诺激增,专家:药企生产回流美国或难实现

国际药企投资美国

美国约占葛兰素史克收入的50%。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尔姆斯利(Emma Walmsley)今年早些时候表示,葛兰素史克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数百亿美元,将美国视为公司的“头号优先市场”。具体举措包括在宾夕法尼亚州建设价值12亿美元的生物制剂工厂,以及提升现有美国生产基地的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能力,其余资金将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支持。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白宫网站消息,今年以来,受美国关税威胁等政策压力,多家制药公司宣布了在美国的投资计划,涉及制造、研发和供应链扩建。

例如,今年2月,美国制药公司礼来宣布在美270亿美元的投资额,将新建三家活性药物成分工厂和一家注射剂工厂,并将美国本土制造能力翻倍。3月,强生宣布将在4年内投资550亿美元,涵盖制造、研发和技术。美国药品开发商LGM Pharma计划投资600万美元,扩建得克萨斯州的制造设施。默沙东公司(Merck & Co.)计划投资90亿美元,至2028年用于北卡罗来纳州新厂、特拉华州生物制剂工厂等产品和研发管线。总部位于印度的赛基因国际宣布投资3650万美元收购巴尔的摩的生物制剂制造工厂。

4月,瑞士制药公司诺华计划在5年内投资230亿美元,同为瑞士公司的罗氏(Roche)承诺5年内投资500亿美元。美国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新增四家制造工厂。同月,创新药公司安进(Amgen)宣布在俄亥俄州投资9亿美元。赛默飞世尔科技宣布将在4年内投资20亿美元,增强美国制造业务并推动创新。

5月,法国赛诺菲(计划到2030年投资200亿美元,增强制造和研发能力。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称将在5年内投资400亿美元,用于研发、技术和美国制造。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计划新增110亿美元投资(总计320亿美元),用于加州的药物开发和制造中心及另外两处设施的建设。默克动物保健(Merck Animal Health)将投资8.95亿美元扩建堪萨斯州制造业务。6月,希克玛制药(Hikma Pharmaceuticals)承诺10亿美元用于扩大美国制造和研究能力。

7月,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承诺到2030年投资500亿美元,在弗吉尼亚州新建药物原料工厂,并扩建5个州的工厂。百健(Biogen)宣布投资20亿美元,扩建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工厂。

然而,这股产业回流美国的浪潮,背后却存在显著的政策干预与战略疑虑。黄严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美国制药行业对海外药物活性成分(API)和仿制药(generic drugs)的依赖很高,如果加征关税,可能不仅导致美国药品价格无法降低,还会对药品的可及性产生影响。

更值得警惕的是,黄严忠表示:“美国药企的新药研发成本极为高昂,过去开发一款新药可能耗资近10亿美元且需多年时间。如今,部分美国药企通过授权使用(license)中国研发的新药来降低成本,这种模式显著减少了研发费用。从这个意义来说,若美政府既要求美国药企降价、又要求本地生产,这可能迫使药企进一步将研发外包至外国,以维持成本优势。这反而可能加深对海外研发的依赖,与其本土化战略的初衷背道而驰。”

英国政府支持不足

英国首相斯塔默对葛兰素史克的投资表示支持,认为这是英美合作的典范。但与此同时,英国制药行业正面临显著的投资流失风险

当前,英国政府与药企之间持续的药价控制争端谈判仍未有结果。据报道,英国自2024年生效的《品牌药物定价、准入与增长自愿方案》(VPAG)要求制药企业向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返还品牌药物收入的23.5%至35.6%,远高于法国(5.7%)和德国(7%)等欧洲国家的水平。

这一机制旨在控制NHS药物支出增长,但事实上,牛津大学药物学杰出教授贝尔(John Bell)表示,NHS整体药物支出占比已从15年前的15%降至当前的9%,低于其他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水平(维持在14%-20%之间)。

在此背景下,8月22日,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宣布与政府就VPAG方案的药价谈判正式破裂。该协会首席执行官托贝特(Richard Torbett)表示,这一僵局将阻碍患者获得新药、抑制行业增长,并使英国在全球生命科学投资中处于劣势。行业警告,若回扣率维持在20%以上,到2033年英国可能损失约110亿英镑(约合1066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资

近期,多家跨国药企已采取行动。默沙东公司(Merck & Co.)已经取消了在伦敦的一个价值10亿英镑的研究枢纽计划,该项目原定于2027年完工,现已启动建设。此外,该公司还将在年底前关闭伦敦生物科学创新中心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站点。默沙东发言人表示,这一原因在于“英国政府对生命科学投资进展缓慢,以及历届英国政府对创新药物的低估”。近日,阿斯利康也宣布暂停剑桥研究站点价值2亿英镑的扩建计划。1月,阿斯利康还取消了在北部英格兰疫苗制造厂的4.5亿英镑投资计划。

举报

文章作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