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中美合资药企60%股权确认出售!BMS表态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会影响药物供应吗?

2025年09月17日,09时03分35秒 机构观点 阅读 4 views 次

近日,一封“百时美施贵宝(BMS)将出售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SASS,简称‘上海施贵宝’)股权”的邮件截图在行业流传。截图显示,BMS将其在中美合资的上海施贵宝中持有的60%股权,以及仅为中国大陆市场制造的关联产品出售给高瓴资本的关联公司,预计该交易将于2026年初完成。

对于上述消息,9月16日,BMS通过邮件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了此事。

BMS称,作为公司长远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将在全球网络内持续协调资源配置,以支持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按计划出售SASS工厂股权,体现了对公司生产战略的贯彻执行。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强有力的外部合作来平衡内部资源,从而深化区域战略布局,并确保药物能够长期且有保障地提供给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BMS还指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始终如一,并将在公司“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未来,仍将致力于加速引入广泛疾病领域的创新前沿疗法,并全力提升药物可及性,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对于此次出售的买方是否为高瓴资本,BMS在邮件中并未直接回复,高瓴资本方面也并未发布相关消息。

上海施贵宝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BMS中国官网资料显示,上海施贵宝是BMS在中国的四个法人单位之一,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天眼查显示,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0%的股权,上药持有30%,国药持有10%。此次BMS出售的正是自己手里的60%。

近几年,合资药企正在逐步退出中国医药行业。比如,2023年9月,强生将西安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2025年7月,赫力昂宣布,公司已于6月27日完成对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的收购,总价达到16亿元。至此,中美史克正式成为赫力昂全资控股的子公司,结束了近40年的合资历史。

这批合资药企曾经为中国医药市场提供了不少经典药物。以上海施贵宝为例,旗下拥有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商品名:博路定)、降压药福辛普利钠片(商品名:蒙诺)等处方药,以及多维生素片(商品名:施尔康)、乙酰氨基酚滴剂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商品名:百服咛)等非处方药。

此外,经典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商品名:格华止)的上市许可人为默克,但其生产和销售也由上海施贵宝负责。中美史克旗下的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史克肠虫等明星OTC药物也是不少家庭的常用药。

除了给大众患者提供药品,这批合资药企也推动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西安杨森为中国医药行业输送了许多人才,被称为“医药界的黄埔军校”。上海施贵宝建立了中国第一支非处方药物推广队伍,还是第一个通过美国FDA认证,将西药制剂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合资企业。

随着这些合资药企的谢幕,不少医药行业人士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有行业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在合资药企时代,中国市场缺少品牌药,但现在这类成熟品种在国内已经有大批更具性价比的仿制药,合资药企的产品虽然仍有一定品牌力,但市场表现已不复当年辉煌,跨国药企退出这部分业务符合商业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合资药企的陆续落幕,并不代表外资药企退出中国市场。全球范围来看,头部跨国药企都在业务调整,越来越多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更大潜力的创新药业务。对于在中国的投资,跨国药企也转向在中国引入更多创新药物。近几年,跨国药企也频频加码中国创新药资产,比如在BD热潮中,BMS就曾与联拓生物签订协议,BMS获得全球首个心肌肌球蛋白别构可逆性抑制剂,联拓生物获得一次性3.5亿美元的对价。

也有大众担心,合资药企消失后,它们旗下的经典药物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上述行业人士认为,不用过于担心,那些经典产品通过交易,变换到了新公司的名下,可能对短期供应有部分影响,但未来仍有望在国内销售,未来在新公司的运作下,这些老牌药物或有希望焕发新的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进口原研药回归中国市场的案例。今年8月,法国消费者健康企业的欧彼乐(Opella)宣布,旗下原研品牌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经过四年的重新注册流程,计划于2025年12月正式重返中国市场。沐舒坦是一款止咳祛痰药物,由于一些原因,沐舒坦曾暂时退出了中国市场销售。

首家中美合资药企60%股权确认出售!BMS表态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会影响药物供应吗?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