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度:漕河泾打造上海科创中心“护城河”|活力中国调研行
位于上海正西偏南的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上海最早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自1984年建区以来,已走过整整40个年头。作为老牌园区,它曾见证外资制造业的兴起,也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如今,在上海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着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的背景下,漕河泾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和上海科创高地之一。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随“活力中国行”采访团走进漕河泾科技园区的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地探访这家成立仅三年的新机构如何以“加速度”服务创新企业,助力它们走向全球,并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
从五年到半年:专利审批的“上海速度”
“以前一项发明专利走完审批流程,要等三到五年。现在,在这里一年甚至半年就能完成。”西井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周敏对记者表示,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速,让企业市场布局的效率大幅提升。
支撑这种速度的,是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出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中心在临港新片区、松江区等地相继设立分中心,服务范围覆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向记者透露,自2023年预审服务启动以来,已有超过4000家备案主体提交申请,其中八成以上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2025年前7个月,中心共收到预审案件6947件,受理6449件,预审合格4911件。
而知识产权保护提速的同时,上海整体创新成果也在快速积累。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上海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已达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升至62件,同比增长14.6%;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84.66万件,同比增长5.05%。同期,上海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987件,同比增长7.87%。
这些数据折射出一个趋势:知识产权正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竞争力的硬指标。
中心的服务也不仅仅停留在书面审核上。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不仅走进企业,开展集中预审和技术交流,还通过线上建立“实时热线”,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
“小巨人”的壁垒与出海的底气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形状记忆”)深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公司研发总监胡金鹏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研发的企业,形状记忆的专利战略始终围绕“有效性、安全性、操控性、手术效率”等临床痛点,进行系统化专利布局。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290项,其中通过PCT途径在欧美等地取得4项海外专利授权,另有13项PCT国际专利申请正在推进。
“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已覆盖中国、欧洲、美国等核心市场,这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更是市场竞争中的壁垒。”胡金鹏强调。
西井科技同样是受益者。作为一家聚焦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的企业,该公司成立之初就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组建专门团队,并在研发与产品部门设立“知识产权大使”。迄今,公司已申请相关知识产权200余项,注册境内外商标逾百件,产品落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200家客户。
“我们的海外客户在合作前,常常会关注我们是否具备专利和商标保护。”周敏表示,“当他们得知我们拿过知识产权奖项后,合作底气明显更足。”
外资企业同样得到严格保护
不仅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在上海的知识产权同样得到严格保护。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顾惠蓉介绍,2024年以来,上海知识产权部门立案查处涉外商标侵权案件392件,罚没款827万余元;涉外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件45件。
“对外资企业来说,它们的专利和品牌在上海很受重视,但侵权行为往往发生在外地,因此需要跨区域协同。”余晨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已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并与全国12个省市签署合作协议,构建跨区域的案件移送、调查协作与联合调解机制。
记者在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2楼看到,一间数字化口审庭已启用。这里配备高清录音录像、无纸化庭审系统和智能语音辅助工具,节省了一名书记员人力。
该口审庭也是涉外商标侵权和专利纠纷的重要裁决场所。此前,德国宝马劳斯莱斯商标侵权案、日本株式会社利富高专利侵权案均在此审理。
不仅如此,中心主动对标国际标准,融入全球体系,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率先创新。浦东地方法规引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精神,查处侵犯“波尔多葡萄酒”等案件18件。
上海每年都会制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聚焦外资重点领域。2024年以来,累计查处外资企业商标侵权案件39052件,罚没款27万余元,受理专利侵权裁决案件45件。
在重点展会保障方面,上海知识产权部门已累计派遣300余人次入驻进博会、上交会等大型展会,处理展会纠纷和投诉350余件,其中涉外展商逾100家。
此外,修订后的《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扩大了外资商标收录范围,实现主动保护与精准保护。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发布17批重点保护名录,收录涉外商标近2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