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2025年09月13日,11时44分37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力大砖飞

方形 CMOS

爱范儿关注「明日产品」,硬哲学栏目试图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产品设计中人性的本源。

虽然今年的 iPhone 17 产品力确实很不错,但大部分新功能,其实都算「虽迟但到」的旧功能,比如标准版的高刷和「望远」长焦。

不过,有一个全系标配的新功能,让原本平淡的发布会现场响起热烈掌声,那就是——Center Stage 前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看完整场发布会,我认为,这确实是 iPhone 17 系列上最有意思的「创新」。

怎么抓,都能拍

「Center Stage」这个名字,很容易和 Mac 以及 iPad 上的同名功能搞混。开启这个功能之后,这些设备的前置摄像头将通过 AI 算法的识别能力,让用户始终处于取景框的中央。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iPhone 17 上的全新「Center Stage」,效果要比 Mac 上更强。除了自动追踪用户的脸,它还会自动改变相机的画幅,去适应取景框中的人物。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其实类似功能在以前的 iPhone 上有所体现,当手机检测到前置镜头前有不少人物时,它就会自动开启超广角,让画面能囊括更多张脸。

但 iPhone 17 更强的能力是,即使你纵向握持手机,画幅也能实现横向变换,它并非简单地从竖画幅照片中裁出一个横图,而是手机竖着也能直接拍出画质没有损失的横版照片。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并且摄像头同样能在检测到多张脸部后,自动将竖画幅切换成横版来容纳更多人。

这个功能虽然看起来很魔幻,但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却质疑「为了创新去创新」,因为平时自拍需要用到横向画幅时,直接手动把手机打横,效果不也一样?

原本我也没太看出这个功能的魅力所在,结果发现小红书上不少用户都十分期待,甚至希望能下放功能——当然,由于硬件限制,这是不可能的。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大家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平时横着握手机时,摄像头会偏向一边,画面和人物面部就不够自然,纵向拍摄就能很大程度避免这种问题。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 左边使用了 Center Stage 拍摄,效果要更自然,图源:MKBHD

随着手机越来越重,屏幕越来越大,横着抓手机已经相当不方便,有时候另一只手还要比耶,手小一点的用户,常常都点不到快门。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Center Stage 还与「相机控制」控制有不错的配合。这颗按钮在机身的位置偏下,竖屏使用很方便,但单手和横屏的时候就很容易抖,现在竖屏也能拍横屏自拍,大拇指可以很轻易按动按钮了。

如果这个功能能够开放给第三方使用,不仅能很好地和美颜相机、SnapChat、Instagram 这些第三方自拍相机应用能有不错的配合,也能很好解决当下直播的横竖屏切换问题。

这个有点「反直觉」的方案,本质上体现了一种产品和智能交互的哲学:从让用户自己手动去配合手机的物理限制,变成手机能主动改变满足用户的需求。

对于 AI,我们也是这样期待的。

对比前段时间发布的 Google Pixel 10,就能发现两种不同的交互思路:Google 的「拍照指导」是用 AI 给出步骤,让用户对照着一步步手动操作,而 Center Stage 会帮你把画幅选好,你只需要按下快门。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当然,两种方案的难度不能等同,但苹果的理念确实要更先进。为了能让你这么轻松地自拍,苹果这次确实下了一点猛料。

一块力大砖飞的方形传感器

手机竖着拍出一张品质无损的横版照片,听起来确实科幻,但背后的原理也异常简单:苹果给 iPhone 17 准备了一个「方形」的 CMOS 传感器。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传统的手机摄像头 CMOS 都是 4:3 的纵向矩形比例,也就是手机相机的取景器的默认比例,这个比例下我们不管横着拍还是竖着拍,都能用到传感器 100% 的像素。

但如果我们要用这台手机竖着拍一个横向的照片,那画面只能进行裁切,并且由于比例的问题,只会用到传感器上一小部分的像素,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会大打折扣。

苹果则为 iPhone 17 前置摄像头准备了一颗 2400 万像素的方形传感器,不管是竖着还是横着裁切,在常规的 4:3 比例下都能以 1800 万像素出片,比 iPhone 16 本身的 1200 万像素前置还要更大。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 从 1:1(4:4)的传感器中裁剪出一张更常见的 4:3 照片

当然,代价就是,平时拍 4:3 比例的自拍,不能完全调用传感器的 2400 万像素,总有种不够「极致」的感觉。

但方形 CMOS 不仅能够实现「竖拍横图」这种更加方便的操作,预留出来的传感器空间,也让 iPhone 17 的前置录像能实现更稳定的防抖能力。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上一次听说「方形 CMOS」,还是在大疆的 Osmo 360 全景相机。有意思的是,这和 iPhone 17 上的方形 CMOS 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路线。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大疆 Osmo 360 是全景相机,实际成像是一个圆,旁边没用上的区域不仅浪费成本还徒增功耗、影响体积。于是大疆定制了正方形的一英寸传感器,来最大化匹配全景镜头的圆形成像区域,属于「量体裁衣」。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iPhone 17 的方形 CMOS 用「力大砖飞」来形容更合适:在寸土寸金的屏幕挖孔区域,塞入一颗尺寸几乎比前代大上一倍的传感器,画质提升却仅有 50%,只为了打破自拍构图上的限制。

这也是它迟迟才登场的重要原因。对于卷影像卷出花来的国产厂商来说,这项技术注定了前置摄像头的参数不能堆到最极致,更大体积的传感器,也和厂商们想要减小屏幕打孔的趋势相悖。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 荣耀首席影像工程师罗巍

供应商也一般只提供 3:2 和 4:3 这两种主流的 CMOS 配置,只有苹果这样的头部厂商,才拥有定制特殊规格零部件,并用于走量产品上的勇气和实力。

方形 CMOS 是一种相当具有「苹果味」的创新。当行业产品迭代普遍追求堆参数堆配置时,苹果敏锐感知到了用户体验上的痒点,从需求本身去进行创新。

让功能奔用户而来

那么,这么好的方形 CMOS,只能屈居于前置摄像头吗?

至少传统智能手机的后置摄像头不太可能会换用正方形的 CMOS。比起前置,后置摄像头要更受重视,对于参数的追求要更高,注定难以被完全利用的方形 CMOS,对于寸土寸金的机身空间是一种浪费。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 iPhone 15 Pro Max 的镜头模组

当下的视频时代,16:9 的画幅比例也渐渐流行,这种细长的画幅比例,使用方形 CMOS 会浪费更多的像素。

和自拍这种在智能手机时代才兴起的拍摄方式不同,我们早已习惯双手捧起一台横向的相机,在取景框内构好图,两只手按下快门的操作逻辑,想成为一台相机的智能手机,自然也会去适应这一套流传下来并臻于完善的摄影逻辑。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跳出常规的智能手机,一些形态上更具「未来感」的产品,或许更适合用上一颗方形的 CMOS。

比如,一台折叠 iPhone?

从 MacRumors 根据传闻制作的一份假想图来看,折叠 iPhone 合上的尺寸会比普通手机更方,这也让它在用外屏前置摄像头自拍时,没那么利于横向抓握,因此很适合用方形 CMOS,实现横版竖版照片的自由拍摄。

前置摄像头,是我想在 iPhone 17 上看见的果味创新|硬哲学

同样不好调整设备朝向来改变照片比例的设备,还有智能眼镜。

根据彭博社,苹果内部正在打造一副类似 Ray-Ban Meta 的智能眼镜,它最主要的亮点就是带一个摄像头,能够以第一人称进行拍照、录像。

在这种场景,一个能调节竖画幅还是横画幅,画质还能保持一致的摄像头,给予了用户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的空间。

这样看来,iPhone 17 上这颗方形 CMOS 看起来是一种没那么优雅的解决方案,但不仅能解决痛点,也相当具有意义:让设备和产品成为适应用户的有机体,不迫使用户去做出改变。

这样的理念和技术探索,无疑能成为一种更全能更泛用的方案,在智能手机方寸之外的更多设备和场景,发挥更大的效能。

文|苏伟鸿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