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态势强劲 外资对中国市场兴趣提升
近期,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配置热情持续升温,8月中国股票(在岸、离岸合计)录得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净买入。与此前通过ADR(美国存托凭证)等离岸渠道不同,本轮外资流入更加直接,逐渐向在岸市场延伸。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回流主要是因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近期稳经济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科技成长、高股息资产和高端制造成为外资重点布局方向,北向资金通过ETF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净买入规模创阶段性新高
进入9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行,成交额维持高位。9月12日,A股三大指数收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12%、0.43%和1.09%;港股市场则出现反弹,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1.16%、1.71%和1.13%。
外资作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近期流入规模创下阶段新高。高盛Prime Services9月5日统计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股票(在岸、离岸合计)录得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净买入;高盛Prime账户对中国资产的总配置环比上升76个基点,至6.4%,创近两年新高;净配置则增加173个基点,升至8.6%。
亚洲投资者同样表现积极。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今年以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A股、港股合计)的交易额已达64.78亿美元,持仓总额达到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五成。
同时,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意愿仍在提升。近期,摩根士丹利在美国路演时发现,超过九成的受访美国投资者明确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这一比例创下2021年初以来新高。
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王滢分析,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回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在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得全球资产配置难以回避中国市场;二是近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释放出培育资本市场的信号;三是市场流动性状况显著改善,有望支撑更持久的涨势;四是在全球资产投资组合中,投资者对除美国以外的资产配置需求也在上升。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同样观察到外资的活跃趋势。他表示,交易型资金的活跃度显著上升,ETF和程序化交易规则的推出让这类资金加快进入中国市场。而配置型和投资型资金虽然比较审慎,更多关注基本面和政策的延续性,但整体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在提升。
向在岸市场延伸
与此前不同的是,这轮外资流入的方式更加直接。王滢在研报中表示,受交易时区限制,过去美国投资者往往通过ADR参与中国市场,但当前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新消费等热点板块的主要交易场所集中在A股和港股,推动美国投资者逐步向在岸市场延伸。
“虽然美国投资者在投资中国时的首选仍然是离岸市场,但是部分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表示,当他们没有足够时间或资源进行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时,会通过A股ETF和指数期货快速切入中国股票市场。”王滢表示。
资金流向数据印证了这点。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北向资金对互联互通机制下的ETF累计成交额达到5122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4640亿元。中华交易服务网站统计显示,7月北向资金投资互联互通机制下的ETF日均成交额达到32.82亿元,环比增长近四成,外资参与度显著提高。
从结构上看,科技板块成为北向资金追捧的焦点。7月,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的日均成交额达35.31亿元,位居首位;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2.08亿元紧随其后。易方达创业板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等同样交投活跃。
高股息的红利主题和金融科技板块也受到青睐。7月,南方红利低波50ETF、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分别获得34.58亿元、27.96亿元的净流入。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宝中证银行ETF的净流入额分别为27.56亿元、27.08亿元和25.76亿元。
仍有较大加仓空间
瑞银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外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态势。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到3.07万亿元;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836亿元。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称,与南向资金的“全面开花”不同,北向资金在行业间分布差异明显,信息技术与工业板块成为主要流入方向,同时金融板块也持续受到青睐。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外资在中国市场的配置逻辑正发生变化。一方面,行业偏好从防御转向进攻,传统消费让位于科技成长、高端制造;另一方面,政策与估值成为驱动因素,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低估值的科技龙头与分红稳定的银行股均受到关注。总体上,外资在A股的配置呈现结构性特征,集中在高成长科技、高股息资产和高端制造三大方向。自7月以来,科技、医疗与材料等板块,尤其是AI产业链相关公司,因具备明确的技术进展与盈利预期,成为外资重点加仓对象。
杨超表示,从EPFR统计数据看,外资对港股市场的布局也有明显的结构性偏好,集中在科技、金融及部分消费与制造领域,尤其是科技成长、医疗保健及生物技术方向,持股集中度较高。
富达国际近期在研报中表示,近期A股市场的上涨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政策调整、流动性改善、经济基本面增强等多重利好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望未来,孟磊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可期,部分企业的创新突破有助于支撑盈利兑现,市场基本面具备支撑;近期政策倡导的“反内卷”导向,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预期。因此,海外投资者仍有较大的加仓空间。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