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迟早要做“余额宝”

2025年09月12日,19时09分57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张一鸣迟早要做“余额宝”

长期被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压过一头的抖音支付,正以字节擅长的“大力出奇迹”,再度向两大支付巨头发起挑战。

近期,网络上流传的一份资料显示,抖音开始测试线下收单,消费者可以在商超、餐馆等用其付款。抖音支付还筹谋部署“碰一碰”设备,以简化线下支付流程。

早在去年4月,字节斥资14亿元人民币收购一家名叫“联动优势”的公司,拿到线下收单业务许可,引发抖音入局线下支付的猜想。近一年半后,靴子终于落地。

除了拓展支付场景、增加资金入口,在资金出口侧,抖音提供高额优惠,试图将用户引导至小贷、消费贷等泛金融场景。

目前,抖音支付链接的金融服务主要是现金贷“放心借”,以及消费贷“抖音月付”,分别对标支付宝“借呗”和“花呗”。字母榜近期实测发现,抖音放心借面向新用户提供“0息0费用”等优惠,借款额度可达6万元。

张一鸣迟早要做“余额宝”

此外,抖音月付也有不少福利,包括分期付款免手续费、优惠券,以及在电商消费中赠送运费险等。

把资金入口和出口同时做大,是抖音金融眼下的主攻方向。

字节2021年1月推出抖音支付,并赞助央视春晚红包进行推广。随后几年,抖音电商和本地生活等业务飞速增长,抖音支付规模也水涨船高。

同时,抖音逐渐淡化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全平台露出,并从2023年下半年起,部分关闭团购等场景的微信支付功能。

抖音没有公布过支付业务的具体规模。但今年1月,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31.5亿元,跻身行业前四,折射出这块业务已经有了数量级的跃升。

另一方面,2023年底,抖音将旗下中融小贷的注册资本从90亿元增至190亿元。彼时有消息称,截至当年底,抖音放贷余额接近4000亿元,随后被抖音方面否认。如今,通过提供0息0费用的优惠,抖音试图吸引更多用户借钱,继续做大金融业务的体量。

与四年多前刚刚入局支付相比,抖音金融今天更需要做大做强。

据路透社、The Information等报道,字节今年前两个季度营收反超Meta,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社交媒体公司。但第二季度25%的同比增速,相比去年上半年的35%回落明显。而字节对AI大模型的巨额投入,也会对盈利造成拖累。

在公司外部,字节的挑战也比以前更多。

美团、京东、淘宝上半年的即时零售大战,以及近期高德大举入局本地生活,都会对抖音的电商、本地生活等板块产生影响,分流消费者和订单;抖音囿于配送、地推等方面的短板,难以第一时间正面回击。

在此情况下,抖音把金融板块做起来,可以立竿见影地获取更多收入和利润,还能借此锁定更多用户,进一步激发抖音各个板块的消费活力。

但抖音金融要想起飞,迟早要摸着支付宝、理财通过河,深入理财的各个细分板块,端出自己的“余额宝”。

此番追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抖音支付再度祭出字节“大力出奇迹”方法论,舍得投入、多管齐下。

网络流传的资料显示,为了打入线下场景,抖音支付提供一系列用户补贴,包括粉丝专享优惠、专享价、下次享优惠等。

此外,抖音还把线下支付与线上内容生态打通。用户完成支付后,平台会提示关注品牌或商家的抖音号;用户使用商户视频投稿、转发,还能获得支付券。线下商家接入抖音支付,可以将用户从公域沉淀到私域,拉升复购。

张一鸣迟早要做“余额宝”

除了折扣和流量,抖音还在尝试做支付硬件。

据“电商观察家”报道,部分第三方已拿到抖音“碰一碰”支付设备,不过暂未上线。支付宝之前大力推广“碰一碰”,缩短线下支付流程,攻略微信支付占据优势的线下场景。抖音显然也想试试。

在线上场景,抖音支付加速寻找盟友。

9月初,抖音支付被纳入苹果生态。用户完成账号绑定后,可在App Store应用商店、Apple Music音乐服务、iCloud云服务、Apple Care+延保服务等“苹果全家桶”使用抖音支付。此前,用户只能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或银联支付。

除了牵手苹果,抖音支付还陆续接入多家第三方线上购物平台,包括朴朴超市、多点等。

与此同时,抖音也在尝试扩大支付之外的金融服务,推广手段同样是提供补贴。

例如,“放心借”宣称免息用6个月,提供新人2万元内6期免息、首笔借5万元内30天免息等福利,相当于补贴了几十元至一百多元的借贷费用。作为对比,微信微粒贷提供前30天0利息;支付宝的贷款优选,提供新人专享的1000元30天0利息。

一边从线上线下尽可能吸引新用户,一边拿出真金白银补贴,鼓励用户使用小贷、消费贷等金融服务,抖音金融野心不小。

此前,背靠庞大的流量池,抖音支付已经切到了一大块蛋糕,但相比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还有较大差距。后两者合计占据第三方支付市场约九成份额;接入的现金贷、消费贷等金融服务,体量同样庞大。

抖音目前主要的追赶手段,是从入口下功夫。

此前,抖音支付已经全方位融入字节业态,特别是短视频、电商、本地生活等板块,都把它作为默认选项。如今,抖音支付拉开阵势,不仅要服务字节的姊妹业务,也要覆盖千百万线下商家,以及苹果、朴朴超市这样的第三方线上交易场景。

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强大,并不仅仅在于支付。两大APP不仅作为支付基础设施,贯穿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更接入了大量泛金融服务——从货币基金到定存,从股票到基金,从保险到黄金,用户几乎能够接触到所有类型的金融服务。

相比之下,抖音不仅“入口”不如别人多,“出口”也非常有限。用户只能在抖音花钱,却不能存钱、赚钱,抖音支付的版图仍未补全。

在此情况下,与其说抖音金融“大力出奇迹”,倒不如说“大力补课”,尽可能补齐短板。

与几年前刚刚涉足支付相比,如今的抖音更需要把金融培育成新的增长引擎。

最近几年,字节几块新业务成绩斐然。抖音之外,三大新锐APP——红果短剧、豆包和汽水音乐,成长速度惊人。

根据QuestMobile、海豚投研等机构的数据,2.1亿月活的红果短剧、1.1亿月活的豆包、1亿月活的汽水音乐,组成了一个高达4亿MAU的新流量池,相当于在抖音体外再造大半个抖音。

但问题是,三大APP均尚不足以“接班”抖音,成为字节的下一头利润奶牛。

红果短剧主打免费模式,用户看广告才能看短剧,但近年来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整体增速并不快。至于另外两个APP汽水音乐和豆包,仍处于跑马圈地的投入期,均尚未大规模启动商业化。三大APP可以给抖音乃至整个字节带来新用户,但暂时无法带来大量收入。

另一方面,从行业格局来看,抖音在电商和本地生活赛道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

张一鸣迟早要做“余额宝”

上半年,外卖“三国杀”激战数月,三大平台未分胜负,却让即时零售进一步深入人心。相比美团等平台,抖音由于缺少运力,依赖第三方配送或商家自配送,往往只能做到“小时达”,与“秒送”“闪送”的半小时达体验差距明显。

其结果是,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快速膨胀,抖音却不容易参与这场盛宴。而即时零售天然对电商有分流作用,尤其是食品杂货、美妆日化等品类;抖音没有搭乘这趟快车,却要承受伴随而来的需求侵蚀。

本地生活方面,抖音此前以探店视频打开局面,再加上流量浇灌,这块业务的体量已经很大,到店餐饮和酒旅堪称美团、携程的最强对手。此前,雷峰网援引多位行业内人士称,抖音本地生活2025年GMV(商品交易总额)目标约8000亿元。抖音对此不予置评。

但随着京东入局、淘宝将高德推上前线,曾经的挑战者抖音面临后来者的进攻。特别是高德近期上线“扫街榜”,从内容切入到店消费场景,而这恰恰是抖音当年走过的老路。

在此情况下,抖音除了想办法迎战,更需要找到一块门槛高、规模大、利润丰厚、格局不容易被撼动的市场。而金融,恰恰符合这样的特征。

坊间素有“互联网的尽头是金融”的说法,各大公司的争相布局,也侧面反映了金融业务的价值。抖音很早就看到这一点,一度意图独享其利,将微信支付从自家电商服务移除,并推出自己的“花呗”“借呗”。

随着互联互通风潮渐起,微信支付又在抖音生态内重新现身。但时至今日,主要电商平台并没有接入抖音支付,其实让抖音吃了个暗亏。

从近期动作来看,抖音不再寻求以排他手段来发展金融,而是主动出击,一边发动地面战争,一边拓展线上,拉拢苹果、大型线上商城等合作伙伴;同时,又拿出真金白银的补贴,吸引用户使用。

与广告、电商、本地生活等赛道相比,金融赛道的门槛高得多。尤其是“出口”侧,在严格的牌照管理下,企业涉足这类业务必须慎之又慎;局外人就算有心,也很难打一场闪电战。

抖音虽然晚于阿里腾讯,但也在这块市场耕作了四年之久,牌照资源也相对齐全。沿着“大力出奇迹”的路径,把金融板块做大做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但抖音想把金融业务做大,仅靠地推、结盟、补贴这三板斧,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如愿。

过去几年,抖音金融动作不少,资源投入也算丰富,却一直位于第二梯队。关键原因是,它始终没能解决“钱为什么要留在抖音”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用户把钱留在某一平台,未必是放在支付钱包,而是留在由支付链接的金融服务中。这类服务越多,平台的“留钱”能力也就越强大。

比如,微信、支付宝多年前就借助活期+、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完成了“留钱”的用户教育。用户“留钱”可以获得收益,自然愿意存放更多资金,并更频繁地使用相关服务。

历经多年演进后,微信、支付宝的理财功能已经十分完善。常见的个人金融服务,比如定存、保险、股票、基金、黄金、个人养老金,甚至私人银行、海外资产配置,都在两大APP的射程之内。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谈论支付宝、微信支付,其实谈论的不仅是支付功能,更是背后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抖音支付停留在支付环节,理财远远做得不够。

现阶段,抖音金融的两大场景都不太容易“留钱”:支付充当资金桥梁,而放心借和月付是借钱给用户。“留钱”主要靠抖音钱包;但由于不能获得利息,用户也没有动力把钱放在里面。

参考微信支付、支付宝的生长路径,不难得出结论:抖音金融要想真正挤上牌桌,除了做支付,更要做理财,拿出自己的“余额宝”“活期+”。

抖音之前没有涉足理财,或许是由于缺少牌照。比如,要做“余额宝”,就需要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对于资金雄厚的抖音而言,这一问题通过收购并不难解决。有了自己的理财产品矩阵,抖音金融才能在支付之外,构建更稳固和庞大的业务基本盘。

抖音现在做理财,固然比支付宝、抖音晚了快十年,但也并非没有机会。

从外部环境来看,银行定存利率一路走低,甚至出现零利率,理财需求得不到满足。余额宝这类货基理财产品,虽然回报率早已不如当年,但在其他产品的“陪衬”下,反而是比较靠谱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理财的“保本”追求远大于获利;把钱放在货基,远比投资股票稳当得多。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理财选择变多,同样具有价值。

从同业竞争来看,蚂蚁、微信起步早、用户多,但并不存在真正的壁垒。

一般人理财,从来是哪里利息高,就把钱放在哪里。抖音只需要以补贴等方式,提供更高的回报,就能吸引用户纷至沓来。

抖音对于金融产品的拉新,从来不吝啬。在消费贷、现金贷等产品中,针对较大额度的贷款,其三个月的优惠力度可达上千元。倘若将这些补贴用在理财上,很容易吸引用户。除了“挖角”其他平台,抖音支付的老用户也可以转化为理财新人。

倘若把这块业务做起来,抖音有望获得丰厚收入。

参考蚂蚁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旗下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1万亿。同年上半年,蚂蚁理财科技平台收入高达112.83亿元。

放在更长远的视角下,抖音也有机会借着做理财,真正冲进支付第一集团。

微信支付、支付宝之所以断崖式领先,原因在于并没有囿于腾讯或阿里生态,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扩张,成为绝大多数场景的通用工具,且链接了非常广阔的理财和金融服务场景。

相比之下,在大多数人眼中,抖音支付仍是抖音的配套设施。抖音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这次入局线下收单,但都是围绕支付做文章。

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做出类似余额宝的给用户赚钱的产品,逐步培育在抖音理财的心智,并借助丰厚的补贴,让用户主动传播、二次拉新。

抖音金融补齐理财场景,其实也是在补齐产品心智和用户认知。完成“补课”后,抖音支付才有了跻身第一梯队的用户根基。

金融是新BAT的标配。多年前,阿里腾讯接连打响红包大战、货基大战,先后完成支付和理财的用户教育。最终,微信支付、支付宝成为两家公司的基石,其效用至今仍无可取代。

如今,抖音也需要打一场这样的战役。

“大力出奇迹”固然重要,但推出“余额宝”、四两拨千斤,同样是抖音金融值得选择的打法。补齐这块短板,抖音金融将具备和蚂蚁、腾讯掰手腕的实力,并让新BAT的三巨头格局更加稳固,更难以被其他企业撼动。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