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中英合作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2025年09月11日,12时51分54秒 全球总览 阅读 4 views 次

9月8~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举办。作为本届投洽会的主宾国,英国派出了由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的近200人代表团积极参与,并举办了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当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已突破1300亿美元,平均每日双边贸易额高达3.6亿美元。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过350亿美元,而中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也突破了320亿美元。目前,英国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3万家。

中英双方的经贸合作覆盖广泛、行业多元。根据商务部数据,货物贸易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轻纺产品等;服务贸易则涵盖教育、保险、金融、证券及咨询等多个领域。双向投资同样活跃,广泛涉及金融、制造、汽车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体现出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与合作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英国积极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投洽会以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要展会,持续拓展对华合作空间。英国在华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两国地方层面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为双边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Peter Burnett)在投洽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强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对跨国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其成为全球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此外,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也值得关注。积极参与中国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专访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中英合作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中英经贸合作

第一财经:英国是本届投洽会的主宾国,如何评价当前中英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情况?

白彼得:英国作为主宾国参加此次博览会,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的趋势。我们非常乐见于政府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并乐于支持和参与。英国政府积极参与投洽会,也表明其对双边关系和经贸通道的重视。

中英之间的合作正在稳步提升,但仍有很大潜力。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美国,但如果与中国和德国或法国的贸易关系相比,中英贸易规模仍有发展潜力。像投洽会这样的平台有助于展示英国的技术、能力和人才优势,进一步推动英企在中国的商业发展。

第一财经:未来中英经贸合作在哪些领域潜力较大?

白彼得:英国政府的现代工业战略与中国的优先领域高度契合,尤其是在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创意产业、生命科学和专业服务领域。这些是英国的强项,也是中国重点关注的领域。

例如,体育赛事是中英服务贸易的重要产业之一。英超联赛在中国拥有上亿人的庞大球迷群体,从商业机会来说,渣打银行在利物浦没有业务,但却成为了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赞助商,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从球迷群体所在的市场受益。这展示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力量和能力。类似地,斯诺克近年来在中国逐渐流行。中国选手在斯诺克运动中的成功也表明,英国的这些体育项目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

第一财经:许多外国企业将中国视为创新中心和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市场。英中贸易协会是否也有同感?英国企业如何利用中国的这一优势?

白彼得:是的,中英两国的优势互补。英国拥有91家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其中许多集中在技术领域。这些企业必须了解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样,中国的企业也能从英国的私营创新模式中获益。双方合作可以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中国的私营部门在创新和市场化产品方面表现出色,而英国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可供借鉴。

展望合作前景

第一财经: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影响较大。英国企业在投资中国市场时会采用怎样的决策机制?

白彼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审慎考虑供应链和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然而,正如英国外交家巴麦尊勋爵说,“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不仅是国际关系的思路,也是企业应该思考的。英国企业应聚焦于最能服务其目标和利益的伙伴关系。

第一财经:展望未来,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入会进一步增强吗?

白彼得:当然会。首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对跨国企业至关重要,其快速增长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其次,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英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技术趋势对自身业务的影响。积极参与中国市场对企业战略至关重要。

第一财经:未来,英中贸易协会如何支持英企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白彼得:我们的重要机遇之一在于支持中国企业进入英国市场。我们已经为英国企业投资中国提供商业服务和政策建议,但现在我们越来越注重帮助中国企业了解英国的法规、市场动态和建立伙伴关系。一些中国企业资源雄厚,而其他企业需要更多指导。我们通过促成联系和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举报

文章作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