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发可溶解固态电解质,电动车电池可像“棉花糖遇水”一样快速溶解

2025年08月30日,11时10分28秒 科技新知 阅读 6 views 次

IT之家 8 月 30 日消息,科技媒体 NoteBookCheck 昨日(8 月 2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成功研发新型固态电解质,浸入有机溶剂后数分钟,就能像棉花糖般溶解,让电动汽车电池更易于拆解和回收。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MIT 团队希望解决电动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因此研发了一种可自组装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核心特性是可在有机溶剂中迅速分解,从而实现电池的整体拆解与回收,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期刊上。

MIT研发可溶解固态电解质,电动车电池可像“棉花糖遇水”一样快速溶解

该电解质由化学结构类似凯夫拉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在遇到水后会自行组装成数百万条坚固且能导离子的纳米带。研究团队通过热压工艺将其制成固态材料,并作为连接层固定电池的正负极。

在电池寿命结束后,只需将整个电池浸入有机溶剂中,电解质便会在数分钟内溶解,正如论文第一作者 Yukio Cho 所比喻的,“就像棉花糖在水中融化”,电池随之分解,各部件便可轻松回收利用。

MIT研发可溶解固态电解质,电动车电池可像“棉花糖遇水”一样快速溶解

Cho 指出,电池行业以往常先追求高性能材料,随后再思考如何回收那些结构复杂且难处理的电池。而他们的思路是先选择易回收的材料,再将其改造成适配电池的形态,从设计源头引入可回收性。

尽管该团队已用这种新型电解质制造出可运行的固态电池,但其性能目前尚不及“黄金标准”的商业电池。不过,研究人员相信,这一方法有望催生电池循环经济,减少对新开采矿物的依赖,并降低未来电子废弃物的环境负担。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