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半年报中的经营韧性:规模效益双增,严谨风控更显成长底色

2025年08月29日,16时51分01秒 投资建议 阅读 5 views 次

8月28日晚间,宁波银行正式披露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期末资产规模3.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不良贷款率0.76%,继续保持行业低位;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今年上半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给银行业带来新挑战、新机遇,这组规模+效益+质量的亮眼数据展现出宁波银行独特经营策略、严谨风控举措、迭代商业模式的卓越成效,也进一步凸显了这家区域银行“尖子生”的成长韧性。

对于宁波银行全面出色的业绩表现,多家券商给予了正面评价。“宁波银行属于积极进取的银行。”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先爽表示,宁波银行具备多重中长期业绩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年报披露同日,宁波银行宣布将首次进行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宁波银行持续获得各类资金青睐,今年以来股价已涨超20%,增幅位居同业前列,最新股息率约为3.18%。

资产规模双位数增长,服务重点领域见力见效

今年上半年,面对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的挑战,宁波银行扎根本土,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现了资产规模的稳健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为3.4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4%;存款总额为2.0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07%;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6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36%。

其中在对公端,宁波银行上半年实现了存贷高增,业务根基持续巩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企业贷款总额为9982.04亿元,比年初增加1755.76亿元,增幅达到21.34%。

数据背后,是宁波银行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要求,持续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强化系统建设、助力低碳转型等方式,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以科技金融为例,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设立了一级部门科技金融部,由科技金融部联动投资银行部、授信管理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重点区域设立科技金融专营团队,配置专业人员,专项支持区域内科技企业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与覆盖面。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重点打造了科创企业、股权基金及投资并购三个生态圈,深度聚焦科创企业核心需求,围绕“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四大方向,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专业化的服务。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绿色贷款余额688.14亿元,较年初增加182.70亿元;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5.9亿元,共计可带动碳减排量23.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报告期内,该行新发行5只绿色债券,发行金额70亿元;投资57只绿色债券,持有余额26.26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宁波银行精准聚焦细分客群需求,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上纯信用融资产品“出口极贷”,为制造业、商贸类行业客户提供“线上小微贷”“设备之家”等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方案,为专精特新、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赋能为主,技术链、产业链和供应链赋能为辅”的针对性服务,并通过企业走访及时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2143.43亿元,普惠小微户数达到23.44万户,持续润泽百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也进一步强化养老金融支撑体系,加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期末养老贷款余额达到7.9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273%;累计上架个人养老金产品170款,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个性化养老投资需求。

零售业务也有重点、有亮点。比如,在助力消费活力释放方面,宁波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导向,加大民生消费等领域支持力度,通过坚持聚焦重点目标客群+深入推进展业策略升级+借助数字化赋能+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了消费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报告期末消费信贷贷款余额为2531亿元。

盈利稳增,中期分红落地

伴随商业模式升级持续推进,宁波银行经营业绩也在价值创造中实现稳步提升,核心盈利增长势头良好。

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从盈利结构来看,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上半年宁波银行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6%达到523.46亿元;非利息收入增长至114.3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提升至30.77%,凸显收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宁波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尤其伴随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宁波银行加速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体系升级,更新迭代业务商业模式,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盈利结构不断优化、来源更加多元。这一战略的成效还在持续释放。

目前,宁波银行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各利润中心协同推进,打造了特色、稳固的可持续发展底盘。

在宁波银行商业模式升级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是一股关键力量。今年上半年,该行焕新升级了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多款产品,并升级推出数字人力3.0,打造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提升经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效果显著。

招商证券报告认为,宁波银行属于积极进取的银行,长期以来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策略,深耕优质经营区域,信贷规模增速高于行业,在宏观经济活跃度高时候获得了超额alpha。光大证券此前针对宁波银行业绩快报指出,该行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扩表速度维持高位,营收盈利增速环比一季度双升,彰显了基本面韧性。

基于稳健、可持续的盈利表现,宁波银行近年来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高。就在半年报披露同日,宁波银行发布了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总额共计19.8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3.41%。

这也意味着,宁波银行将首次进行中期分红,将发展红利及时传递给投资者,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严谨风控护航,可持续发展基础牢固

宁波银行始终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持续实施统一的授信政策、独立的授信审批,不断升级风险监测体系,强化全流程的风险管理,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6.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6%,拨备覆盖率为374.16%。

回顾来看,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8年保持在1%以下。2023年一季度以来,该行不良率持续稳于0.76%附近。

这也进一步证明,严谨的风控策略已成为宁波银行保持成长韧性的重要底气,也夯实了该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宁波银行也持续推动资本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5.2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5%。

宁波银行表示,2025年下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该行将聚焦重点领域,坚守风险底线,继续从三方面抓好风控工作。

首先,实施审慎稳健、务实高效的授信政策,精准助力经济重点领域,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不断优化各类优质资产和授信结构布局。其次,持续完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依托金融科技提升全方位风险监测体系,夯实系统工具“数字化”基础,坚持流程风险管控与效率提升并重。最后,针对不良资产,树立做好清收就是创造利润的意识,以“清存控增”为工作目标,坚持项目制和名单制管理,实施“一户一策”推进措施,积极建设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推进不良资产清收工作。

光大证券报告认为,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综合考虑各项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宁波银行后续降低负债成本、做大中收贡献等仍有抓手,拨备资源较为充裕等因素,预估盈利仍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我们看到了公司通过加大不良处置实现了不良低位稳定,新发不良趋势也有所改善,拨备覆盖率回升,且维持行业前列,债券收益兑现审慎,这都为中长期业绩提供保障。”王先爽判断,随着政策发力,宏观经济活跃度提升,宁波银行经营策略的alpha将再回归,业绩增速有望重回两位数和行业前列。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