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抖:AI超级周期已开启,百度这次踩准点了

2025年08月29日,14时56分26秒 科技新知 阅读 17 views 次

沈抖:AI超级周期已开启,百度这次踩准点了

出品 | 大力财经

作者 | 魏力

近 500 家 AI 独角兽吸金超 5000 亿美元,模型参数从百亿级向万亿级跃迁。

当英伟达市值冲破4.4万亿美元,成为资本市场的超级巨兽。

然而,企业端的AI应用依然是落地难,一边是行业的狂热,一边是落地的艰难,百度智能云大会给出什么解决方案?百度智能云将如何在这乱局中破局?

当英伟达用芯片定义 “算力规模”,当 OpenAI 用模型定义 “智能上限”,百度试图用 “智能优先的 AI 云” 定义 “AI 落地效率”。

这场 AI 军备竞赛的核心,早已不是 “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 “谁能帮企业把 AI 真正用起来”。

目前,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有了算力支撑,企业 AI 落地仍面临两道绕不开的坎:一是数据散在文档、数据库里 “用不起来”,二是项目卡在稳定性、安全性等工程问题上 “活不下去”。

百度智能云发布多款AI产品,升级百舸AI计算平台至5.0版、千帆开发平台至4.0版,试图以“智能优先”的AI云基础设施,在这场算力与落地效率的博弈中撕开一道口子。

沈抖认为,AI大模型的狂欢背后的隐忧:传统依赖 “堆 GPU、扩集群” 的算力模式已触顶,预训练阶段的 Scaling Laws(尺度法则)效力减弱,后训练的强化学习与推理效率,成了新的胜负手

在这个背后,沈抖的思考逻辑十分清晰:算力竞争已从 “比规模” 转向 “比精算”,谁能把每一块算力的商业价值榨到极致,谁就能率先让 “成本中心” 变成 “利润杠杆”

沈抖:AI超级周期已开启,百度这次踩准点了

从算力到AI的落地效率,百度释放什么信号?

当下的AI行业呈现出罕见的“冰火两重天”。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同比增长55.3%,百度智能云以24.6%的份额连续六年蝉联冠军。但光鲜数据背后,企业的AI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在大会上点破了核心矛盾:市面上超四千个大模型让企业选型成本激增,传统模型精调需数千条数据的高门槛,让多数企业望而却步。

百度此次押注的 “智能优先” 战略,让企业从不为先进技术买单,只为能落地的结果付费。

百度此次的战略升级,释放出了 AI 行业的三个关键信号。

过去比 “谁的 GPU 多”,现在比 “谁的算力效率高”。这一转变体现了行业从追求规模到追求效率的进化。

“小而美” 专精模型崛起。百亿参数的行业专精模型,在金融风控、工业质检等特定任务上的效果,能超越千亿参数的通用模型。这说明在 AI 应用中,精准和专业才是王道。

未来企业采购的不是 “一个大模型”,而是 “包含模型、数据、安全、协作能力的 Agent 解决方案”。这意味着 AI 服务将更加系统化、集成化。

沈抖:AI超级周期已开启,百度这次踩准点了

百度智能云从 “云智一体” 迈向 “云智一体、智能优先” 的新一代 AI 云基础设施,通过百舸 5.0 和千帆 4.0 的升级,为企业在智能经济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支撑。企业在 AI 开发中,无需再为四处寻找资源和协调各环节而烦恼,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智能经济时代,核心是 Agent,企业需要智能优先的 AI 云基础设施。百度智能云从 2015 年成立强调云的智能属性,到三年前搭建国内最大规模 GPU 集群,再到如今全面升级,旨在以智能为核心,提升智能上限,拓展智能边界,引领中国 AI 产业系统化落地。

十年磨一剑,打造新一代 AI 云基础设施

智能经济时代需新型基础设施支撑。AI行业的共识是,算力决定智能的天花板。但随着大模型参数突破万亿,强化学习训推一体成为主流计算范式,“如何用更少成本撬动更高算力效率”,成了所有玩家的必答题。

早在 2015 年百度智能云成立时,便率先强调云的 “智能属性”,成为全球唯一以 “智能云” 命名的云平台;三年前,又率先搭建国内最大规模 GPU 集群,完成从 CPU 为主到 GPU 为主的平台转型。

沈抖:AI超级周期已开启,百度这次踩准点了

如今,百度智能云全面升级新一代 AI 云基础设施,以 “智能” 为核心,聚焦提升智能上限、拓展智能边界。

其核心逻辑在于融合算力、模型、数据、工程能力四大要素:算力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提供核心原料,模型智能加速提升,工程平台通过调度编排将三者整合,形成统一进化的基础设施,支撑 Agent 等大模型应用爆发。

目前,百度智能云已服务超 65% 的央企客户与 46 万家企业,打造 130 万个 Agents,成为中国 AI 产业系统化落地的核心支撑力量。

沈抖表示,百度智能云十年深耕 AI 云领域,从率先布局智能云到搭建大规模 GPU 集群,再到如今升级新一代 AI 云基础设施,始终以推动 AI 产业落地为目标。

结语:百度云站在了AI超级周期的起点

沈抖在大会结尾断言,“我们正站在AI超级周期的起点”。

从百度的布局来看,其逻辑很清晰:用百舸解决算力基础问题,用千帆降低开发门槛,再通过“吴彦祖数字英语教练”“AI老师傅”这类开箱即用的Agent,让企业直接触摸到AI的商业价值。

如今,Agents 开始全方位接管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百度云正站在 AI “超级周期” 的起点,智能经济时代呼啸而来。

这场算力与落地效率的博弈,最终拼的不是技术参数的高低,而是谁能最先让AI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

百度智能云通过一系列升级和创新,构建起更完整的企业 AI 服务生态,有望推动 AI 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引领智能经济时代的发展。但这一战略究竟效果如何,还需市场来检验。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