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鸽声”愈发嘹亮 “双重使命”如何抉择?
在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上周主张降息25个基点后,越来越多的“鸽声”开始出现。
据证券时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4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走软,并且没有证据表明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正在广泛渗透到通胀数据中,降息的时机正逐渐临近。
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之前,仍会有一些关键数据发布,包括劳动力市场和通胀报告,戴利对未来货币政策持开放态度。“如果通胀重新上行并产生溢出效应,或者劳动力市场反弹,今年降息可能少于两次。”
“但我认为更可能的情况是,美联储今年可能需要降息两次以上。”戴利强调,如果劳动力市场明显走弱,而美联储又未看到通胀的溢出效应,那应该准备降息更多。
在美联储嘹亮的“鸽声”下,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已逼近100%,几乎“板上钉钉”。

美联储为何“鸽声”嘹亮?
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迅速升温,如果接下来的经济数据没有太大意外,美联储9月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降息的预期显著升温,其直接触发因素可归结为两条主线。
第一,议息会议本身释放的鸽派信号骤然放大。7月会议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虽以9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不变,但出现两名票委投下反对票的情形——为1993年12月以来首次,标志着委员会内部鹰鸽阵营的裂痕已公开化。
第二,会议后仅隔一个工作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弱于预期,且5月、6月数据被同步大幅下修,令“二季度美国经济仍稳健”的叙事出现明显裂缝,美联储“暂不降息”的论据随之被明显削弱。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美联储内部“鸽声”渐起,与美国当前经济基本面转差有关。虽然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表现尚可,但考虑到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掩盖了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部分领域增长压力正在加大,如制造业复苏疲软,约占GDP一半比重的服务业消费增速也逐渐回落等。为避免过度紧缩风险,美联储立场有所软化。此外,非农就业数据的大幅下修也表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走软,美国经济可能并不像GDP数据看起来的那样好,就业、消费等领域的变化促使美联储官员开始考虑降息,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尽管7月美国平均时薪环比与同比增速均有所回升,显示通胀压力边际上抬,但董忠云认为,相较于就业数据超预期走弱所揭示的经济动能放缓,当前的通胀压力尚不足以成为继续按兵不动的充分理由。因此,眼下市场几乎一致押注美联储将于9月启动降息。在9月会议之前,仍有7月CPI、8月CPI、7月PCE以及8月非农就业数据待公布。除非8月就业数据显著超预期回暖,且7月、8月通胀数据同步显著超预期上行,否则9月降息已是大体上难以逆转的基准情形。
在王有鑫看来,根据目前的情况,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较大,当前市场甚至开始讨论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虽然“鸽声”开始增多,但美联储官员在评估经济状况和通胀走势时仍较为谨慎,担心较大幅度放松立场会给市场错误信息,刺激需求,导致通胀反复。下周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和下一次的非农就业数据,将为美联储判断经济走势提供更多信息,美联储将综合相关数据变化做出政策抉择。
美股反弹存隐忧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8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反弹逾1%。
法国兴业银行提醒,美联储降息会令本已乐观的股市环境进一步升温,可能会使美国股市在未来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