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高层变动落定,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棒

2025年07月31日,16时52分36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又有基金公司发生重大人事变动,这次是“老十家”公募华安基金。

第一财经从业内多方获悉,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职务,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已入职华安基金,且正式接任该职,预计后续还将接任董事长。

据知情人士透露,基金公司总经理等核心高管离职,需履行严格的离任审计程序,以确保合规性及业务衔接。徐勇近期刚结束上一家任职公司的离任审计,离职手续办理时间不长,近几日才正式加盟华安基金。由于相关任职流程还在进行中,短期内可能暂无法发布正式任职公告。

截至发稿,华安基金尚未公告徐勇任职消息,网站披露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名单最新更新也停留在4月24日。第一财经查阅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发现,徐勇的基金从业资格证书尚未变更,目前从业机构仍登记为招商基金,且证书状态正常。这与前述知情人士反馈的信息也相符。

华安基金高层变动落定,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棒

5月19日,招商基金称,徐勇三年任期已满,因个人原因向股东提出离任申请,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随后业内有消息称,已经60岁的朱学华即将退休,华安基金董事长一职将由徐勇接棒。如今,如今这一动向也尘埃落定。

公开履历显示,朱学华出生于1965年,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管理经验,历任上海财政证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并兼任海际大和证券董事长等多个职务。2014年9月,朱学华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至今掌舵近11年。

在他任职期间,华安基金管理规模显著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华安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7488.84亿元,在业内排名第15位。2014年三季度末朱学华刚久任时,该公司基金资产规模639.56亿元,排名第18位;11年间规模增长10.7倍。

作为公募“老十家”之一,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6月,至今已有27年历史。2022年,华安基金完成股权结构调整,融入国泰海通证券(原国泰君安证券)。目前,国泰海通证券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1%。

受近几年权益市场震荡及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华安基金经营有所承压。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1.1亿元,同比减少9.56%;净利润为9.1亿元,同比减少2.66%。

接任者徐勇,具备保险与公募基金跨界从业经验。履历显示,他于2009年进入保险行业,先后任中国太保寿险党委委员、太保安联健康党委委员、长江养老总经理等职务。2022年7月,他从保险行业转战公募基金。

Wind数据显示,从2022年二季度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徐勇担任招商基金总经理近三年期间,该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7824.86亿元增长至9323.42亿元,增长近1500亿元;业内排名从第12位上升至第9位。

华安基金股东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去年9月开始合并重组,今年3月完成交割,并于4月正式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原海通证券控股的海富通基金,也将面临资源整合局面。

在两家券商合并前,海通证券持有海富通基金51%的股权,持有富国基金27.8%股权;而国泰君安同样持有华安基金51%股权,且两家机构的资管子公司均掌握公募牌照。合并后,这些牌照均归入国泰海通证券。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张公募牌照,即“一参一控一牌”。这也意味着,国泰海通证券参、控股的公募已超过监管规定。

对于两大基金公司的整合方案,业内已流传多个版本。总体而言,二者各有优势,如华安基金优势在于基金管理规模较大,是海富通基金的3.5倍;后者则拥有企业年金、养老基金和社保基金的稀缺牌照优势。

第一财经从业内多方了解到,两家基金公司的整合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尚未定论。徐勇加入华安基金后,将如何应对股东合并背景下的整合挑战,并带领华安基金再上台阶的挑战。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