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寒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推动下一代算力散热方案落地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气液相变液冷技术的研发迭代,预计2025年将实现相变浸没液冷服务器的样机生产、产线建设和小批量交付。此次战略融资,将拓展芯寒智能与产业链上游东阳光集团在氟化工等领域的业务合作,推进芯寒智能在高算力数据中心相变液冷技术的应用,以应对全球快速增长的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以及政府对能源效率的严格要求。
浙江芯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寒智能”)成立于2025年,是国内掌握自适应双相液冷智能调控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已开发双相流态感知与智能控制融合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下一代双相浸没和双相冷板热管理系统。公司依托高校实验室多年技术积累,由热管理领域的资深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创始团队为全浙大硕博阵容,核心成员拥有华为云、阿里云、浪潮信息等一线企业背景,兼具研发与产业化交付能力。
芯寒智能专注于为高密度、高功耗算力部署场景提供高效、节能的液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掌握的双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具备良好的结构密封性、高效的冷媒筛选测试能力,以及自研相变换热控制系统等突破性优势,支持单机功率密度达400kW、PUE低于1.1,在多家头部企业实现了样机应用和产业化验证。在此基础上,芯寒智能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拓展产业合作,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国产浸没液冷解决方案。
随着数据中心能耗持续攀升,“东数西算”、AI大模型等国家战略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浸没液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冷却方式,在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降低散热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正逐渐成为智算中心(AIDC)温控解决方案的必选项。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10个数据中心集群都明确了PUE值建设目标,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基本都控制在1.25以内,其中能耗达标的核心主要是温控节能设备。这促使AIDC加快技术升级,采用更高效的散热技术,液冷技术迎来全新发展空间。综合各方预测,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将突破6,000亿美元,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成本占比15%以上,其中液冷成本占比80%以上,预估2028年液冷渗透率为50%,市场规模将超360亿美元。
芯寒智能通过数年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突破了高密度散热效率、能效比优化、材料兼容等行业瓶颈,其提供的相变液冷一体机和模块化数据中心液冷快速部署方案,能够有效满足国产数据中心的高功率、高密度部署和能耗要求,有望成为液冷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者。
东阳光科技创投总经理刘琼表示:“芯寒智能团队在双相浸没式液冷领域展现了领先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化落地能力,产品已在多家头部企业完成验证,具备高效能、高可靠性和极强定制化能力。我们看好其在AI算力、数据中心等高增长领域的市场前景,已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开展战略布局,并与在新材料领域同样具有深厚产业洞察与投资经验的合作伙伴宁波勇诚携手,通过新材料合作基金完成了对芯寒智能的投资。未来,东阳光将在氟化工材料和液冷一体机销售等领域与芯寒智能展开战略合作,持续赋能其产业化进程。”
光源资本3i孵化业务负责人黄欣欣指出:“芯寒智能在国产高端液冷领域实现了从核心技术到产业化的关键突破,已成为行业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光源资本将持续深化与芯寒智能的战略协同,共同助力中国算力基础设施迈向高效、绿色、智能的新阶段。”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