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复合铜箔龙头厂商批量供货 推荐两条投资主线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期复合铜箔导入电池厂商处于加速阶段,龙头厂商均表示开始批量出货。目前复合铜箔行业龙头已开始向动力电池客户批量出货,同时下游客户正处于新产品量产定型阶段,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各项测试的逐步完成,复合铜箔厂商有望进入量产爬坡和放量阶段。在此背景下,推荐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重视具备规模化产量能力及处于批量导入复合铜箔阶段的企业;二是优选未来复合集流体产能扩张受益设备厂商。
全文如下
技术跃迁|复合集流体:复合铜箔黎明已至,龙头厂商批量供货
近期复合铜箔导入电池厂商处于加速阶段,龙头厂商均表示开始批量出货。目前复合铜箔行业龙头已开始向动力电池客户批量出货,同时下游客户正处于新产品量产定型阶段,我们认为随着各项测试的逐步完成,复合铜箔厂商有望进入量产爬坡和放量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推荐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重视具备规模化产量能力及处于批量导入复合铜箔阶段的企业;二是优选未来复合集流体产能扩张受益设备厂商。
▍复合铜箔性能优异,提升电池安全性。
复合铜箔凭借其“铜-膜-铜”三明治结构替代传统铜箔成为锂电池的负极集流体,达到提高安全性能(膜层提供无穷大的电阻而降低电池燃烧爆炸的可能性)、提升能量密度(膜材密度低)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膜材单位面积成本低)。工信部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动力电池新国标近期发布,技术要求提高至不起火、不爆炸,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并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电池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测试中电池同样需满足不起火、不爆炸等安全要求。我们认为动力电池新国标的推出有望加快复合铜箔导入动力电池。
▍复合铝箔采用蒸镀工艺,复合铜箔主流采用两步法。
复合铝箔工艺及路线成熟,已使用在动力电池上,采用蒸镀工艺在 PET 基膜的两面沉积铝层1-1.5μm。根据高工锂电,极氪009、极氪001、赛力斯问界M9均使用复合铝箔,我们预测2025年其市场规模152亿元。复合铜箔的生产工艺有线路之争,主要有三种:1)一步法,化学沉积法/真空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法;2)两步法,真空磁控溅射+水电镀;3)三步法,真空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水电镀;当前复合铜箔的制作主流是两步法,先进行磁控溅射形成30-70nm的基础铜层,再用水镀设备将铜沉积在电镀件表面至1μm。从当前各技术路线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厂家均希望通过各自线路寻找一条快速降本的道路,考虑的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率和降低制造费用。
▍复合集流体核心设备均已国产,扩产相对容易。
复合铝箔采用蒸镀工艺生产,复合铜箔主流两步法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工艺,当前核心设备均已有国产厂商布局并供货。根据东威科技2022年8月22日发布的调研纪要,1GWh需要2台磁控溅射、3台水电镀设备(磁控溅射单台价格1400万元左右,水电镀设备1000万元左右),以及1000万元的滚焊设备。核心设备的调试和稳定快速运行关系到最终复合集流体的成本和良率,我们认为一旦复合铜箔产品通过客户量产定型测试,随着成本下降带动售价低于传统铜箔,复合铜箔需求量将得到快速提升,核心设备厂商也将受益于复合集流体扩产。
▍风险因素:
复合铜箔生产工艺稳定性不足的风险;复合铜箔性能达不到客户量产车型要求的风险;复合铜箔成本、售价下降不及预期;客户认证周期长,导致规模化量产导入时间不及预期;复合铜箔产品被替代的风险;主流复合铜箔生产工艺被替代的风险。
▍投资策略:
近期复合铜箔导入电池厂商处于加速阶段,龙头厂商均表示开始批量出货。目前复合铜箔行业龙头已开始向动力电池客户批量出货,同时下游客户正处于新产品量产定型阶段,我们认为随着各项测试的逐步完成,复合铜箔厂商有望进入量产爬坡和放量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推荐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重视具备规模化产量能力及处于批量导入复合铜箔阶段的企业;二是优选未来复合集流体产能扩张受益设备厂商。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