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价、换渠道都救不了?洽洽食品交出上市以来“最惨”中期答卷
(来源:明见局)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如果只是一味提价而缺乏质量提升、体验优化等配套价值升级,便会导致产品性价比优势丧失。
作者|张典
近日,“瓜子大王”洽洽食品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8000万元-9750万元,同比下降71.05%至76.25%;扣非净利润预计在4000万元5700万元区间,同比下滑幅度为79.85%至85.86%

毛利率的大幅下滑
洽洽食品将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翻看洽洽食品过往财报,“原料成本上涨”几乎成了高频词汇。
今年一季度,受成本上涨影响洽洽食品收入同比下滑13.76%,净利润同比下滑67.88%;到了二季度,净利润跌幅进一步扩大。
在2025年4月的投资者活动上,洽洽食品表示,一季度净利润下降主要是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和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所致。5月,洽洽食品又提到,葵花籽收获期因内蒙古区域连阴雨影响了葵花籽的霉变程度,霉变率有所提升,原料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升。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持续如影随形,压缩着洽洽食品的利润空间。
根据财报信息,洽洽食品的葵花籽原料一部分采用“公司 + 订单农业 + 种植户”的采购模式,另一部分为代理商和合作社采购模式。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依靠合作采购葵花籽会导致公司对原料供应的质量、成本把控能力较弱。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洽洽食品表示将优化葵花籽原料采购模式,加大直采比例,但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价格提升,如何守住“性价比”优势?
面对成本压力,洽洽食品也曾尝试通过提价来缓解。公开资料显示,洽洽食品近两年对葵花子产品进行多次提价,2018年对旗下香瓜子等八个品类提价6% - 14.5%不等;2021年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提价8% - 18%不等;2022年继续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整体提价约3.8%。
但提价并非万能的解药。从洽洽食品2017 - 2023年毛利率变化(分别为29.89%、31.16%、33.26%、31.89%、31.95%、31.96%、26.75%)。
可以看出,提价对毛利率水平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小。而在当下消费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如果只是一味提价而缺乏质量提升、体验优化等配套价值升级,便会导致产品性价比优势丧失。

直营毛利率下滑
在渠道布局调整上,作为崛起于商超时代的老牌零食企业,过去经销和其他渠道收入一直是洽洽食品主要营收来源。
2024年,洽洽食品加大直营渠道布局,这一年,直营渠道贡献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29%至14.62亿元,占比达到20.51%。
然而,直营渠道收入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毛利率下滑的问题。2024年,洽洽食品直营渠道毛利率同比下降4.32%至25.01%,比传统经销渠道低4.74个百分点,其中电商作为重要直营渠道,毛利率仅19.39%,明显低于线下30%左右的水平。
对此,洽洽食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电商毛利率较低主要由于线上的产品结构以及平台费用、物流等费用较高。公司表示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不断提升电商毛利率,并加大对新兴渠道的开拓和投入,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渠道转型和毛利率提升的目标需要投入极大的耐心。
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来说,他们也在密切关注着洽洽食品的下一步动作,期待这家曾经的休闲食品巨头能够找到破局之道,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