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分红地图,区域性银行:Truist Financial(美)、 美国合众银行(美)、杭州银行(中)……(2025年7月)
(来源: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国内的银行经常会出现高股息品种,同样的,美国市场也是如此。Truist Financial、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就是其中股息率相对较高的两家。
其中,美国合众银行是全美第五大银行,目前股息率4.2%,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业务范围聚焦于美国中西部,包括明尼苏达州、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密苏里州、俄勒冈州等,截至2024年数据,拥有超过3,000家分行;
Truist Financial是全美第八大银行,目前股息率4.57%,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市,业务范围聚焦于美国东南部,包括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等,运营约1,928家分行。


美国区域性银行,是指在美国境内运营的一类银行机构,其服务范围通常限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如一个州或城市。与国内的地方性银行类似。
与区域性银行相对的,是美国的开展全国业务的“四大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
从美国银行业的景气度来看,将进入降息周期。
美联储2025年5月初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不变,将根据经济数据灵活调整政策走向。
欧央行2025年4月如期下调3大利率25个基点,6月5日再次宣布降息,存款利率降至2.0%,欧洲央行将这一水平视为“中性”,既不再抑制经济,也尚未刺激经济。
美联储政策调整,仍然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表现,若后续经济指标显示出显著的疲软,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升温。同时,美联储将继续推进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但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步伐。

图:美国通胀、利率
来源:国新证券
2025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为-0.5%,较上季度2.4%的增速明显回落,2022年以来首次陷入负增长。关税政策上升预期导致美国企业大量囤货、进口激增,是美国经济陷入负增长的主因。
二季度“抢进口”效应退坡后,预计美国实际GDP增速大概率回归正增长,但经济内生增长动能走弱迹象正在显现。
4月和5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维持在52.2的低位,较年初下降近20点,6月反弹至60.5,但仍低于去年各月份水平,后续美国消费市场可能进一步转弱。
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企业投资意愿不佳,4月美国核心资本品订单(剔除国防和飞机)环比下降1.3%,较一季度大幅转弱。5月美国部分地方联储调查的企业资本支出意愿下滑,投资扩张趋势受阻。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措施尚未有效发挥效力。
5月美国ISM制造业PMI降至48.5%,连续4个月下滑,且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
通胀水平仍处在放缓趋势。5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增速持平2.8%,均低于市场预期。

图:美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速、净息差
来源:中金公司

图:银行贷款及增速
来源:华泰研究

图:银行存款及增速
来源:华泰研究
从行业内龙头公司的动态情况看,2024年2月底,Truist Financial Corporation宣布,将其在Truist子公司、美国第五大保险经纪公司Truist Insurance Holdings(TIH)的剩余股权出售。这笔全现金交易对TIH的估值为155亿美元,约为TIH 2023年核心EBITDA的18倍。
美国区域性银行,发展路径如下:
一、早期萌芽阶段(17世纪-18世纪末)
在北美殖民地时期,由于缺乏铸币,殖民者使用各种替代货币,如贝壳、商品货币等。后出现以土地为担保的“土地银行”,发行短期信用券(如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土地银行),但因过度发行导致通胀,1764年被英国议会叫停。
1791年,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提议下成立了第一合众国银行,它起到了中央银行的作用,负责印发纸币和管理政府财政。然而,由于集权争议,其牌照未能续期,于1811年关闭。
二、自由发展与混乱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1837年《自由银行法》允许资本10万美元即可开设银行,州银行泛滥,发行无保障纸币,引发1837年、1857年金融危机.
1863年《国民银行法》建立联邦注册银行体系,规范货币发行,但州银行仍通过吸收存款存活,形成“双重银行体系”。
美国内战期间,为了统一全国通货并筹集战争资金,国会颁布了《国民银行法案》,联邦注册银行体系,规范货币发行,但州银行仍通过吸收存款存活,因此形成了联邦和州级的二元银行体系。
内战之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银行开始兴起。这些机构专注于证券发行和企业融资等活动,代表性的公司包括摩根财团等。
受《麦克法登法案》(1927年)限制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中小银行(社区银行)在本地市场占据主导,服务农户和中小企业,区域性银行逐渐崛起。
三、监管与分业经营时期(1930s-1980s)
1929年市场崩盘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要求商业银行与投行业务分开经营,结束了混业经营模式,旨在防止过度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成立FDIC保障存款,社区银行因地域保护进入黄金期,1980年前,社区银行数量占全美97.5%,资产占比33.4%。
但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胀高企(1974年通胀率达12.3%),市场利率飙升,但受《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Q条例限制,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被锁定在2.5%-5%,实际利率为负。储户纷纷将资金转向货币市场基金、国债等高收益产品,银行存款大量流失。
四、放松管制与混业经营(1980s-2008年)
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逐步废除Q条例,银行被迫提高存款利率争夺资金,但贷款端利率因长期合约难以调整,导致息差大幅收窄甚至倒挂。在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亟需通过证券经纪、承销等业务开辟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德国等欧洲国家采用全能银行模式(允许银行兼营证券、保险),1980年代末德国银行业规模达美国的150%,在美贷款份额从1980年的6.2%升至1990年的11%,挤压美国银行市场。
为提升竞争力,1987年美联储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包销地方债券和抵押证券,非息收入占比从1970年代的5%升至1996年的25%
1994年《瑞格-尼尔法案》废除跨州限制,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限制,重新允许金融机构进行混业经营,标志着美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混业经营时代。
大银行通过持股公司扩张,社区银行数量锐减(2016年仅占总数87.5%,资产占比7.5%);区域性银行应对策略,通过渠道下沉、产品创新等应对行业变化。
五、金融危机与当代发展(2008年至今)
2008年危机后,《多德-弗兰克法案》加强监管,但社区银行因较少涉足高风险衍生品,抗风险能力较强。
区域性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如移动支付、区块链)拓展服务,但市场份额被大银行挤压。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美国商业银行兼并收购潮持续,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超级银行加快并购步伐以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0年9月末,总资产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的银行数量提升到13家,其总资产市场份额比重为56%,较2000年初提升了38个百分点;期末总资产规模在1亿美元以下的银行数量降到981家,较2000年初减少了4840家,其总资产市场份额仅为0.28%,较2000年初下降了3.7个百分点。
整个发展历程中,美国银行业从早期的混乱状态逐步走向规范化,政策(如分支限制、混业经营)和技术(如互联网)是影响银行业结构的关键因素。
这条产业链环节,包括:

来源:中金公司、choice
上游——资金提供者,包括个人储户和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通常会投资于银行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以及中央银行(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其他相关服务提供商有支付处理公司(如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负责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的处理), 金融技术公司(FinTechs),开发新的技术和平台以改进金融服务的交付方式,如PayPal、Square等。
中游——银行本身有以下几类:
大型全国性银行: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集团(Citigroup)、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这些银行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零售银行、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
区域性银行:服务于特定地理区域的银行,比如U.S. Bancorp、PNC Financial Services、Truist Financial等。
(本报告全文详见https://mvzxk.xetsl.com/s/2iNIZ6,加微bgys2015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社区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专注于为小社区或特定成员群体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
在线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创新的数字银行服务,如Ally Bank、Discover等。

图:美国商业银行集中度
来源:国信证券
下游——资金使用者,包括消费者和家庭(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个人贷款)、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商业贷款、信贷额度等)、政府和公共部门(依赖银行来管理资金流、发行债券以及进行其他财政活动)。
从机构一致预期增长和景气度来看: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 研讨会 ——
2025年8月22日-24日,邀请在并购领域从业经验丰富的4位重磅专家,举办为期3天干货《并购全流程实战、交易架构搭建、资本交易税收处理、上市公司并购落地、产业基金并购》专题研讨会,本活动,将聚焦并购全流程实战,深度解析交易架构搭建、税务优化方案及风险识别技巧,产业基金并购核心能力等四大关键业务方向,力求为大家奉上干货满满、与众不同的内容!
注:报名咨询,可添加客服:bgys2015
2025年8月30日-31日,我们将举办《DCF现金流贴现-建模技能速成指南》线下精品研讨会,纯正的建模干货,全流程快速上手实操,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
注:报名咨询,可添加客服:bgys2015
【引用资料】本报告写作中参考了以下材料,特此鸣谢。[1]


(一)
美国区域性银行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
资金中介:区域性银行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信用创造:通过信贷扩张的方式,创造出新的信用,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金融服务提供:不仅提供传统的存贷款服务,还提供投资理财、保险、外汇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风险管理:通过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能够更有效地评估和管理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
其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地方居民、小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它们在信贷审批、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等方面通常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根据美联储统计,美国商业银行(domestically chartered commercial banks)持有资产规模约20万亿美元。其中,贷款11万亿美元(占全部资产比例56%)、证券5.3万亿美元(占比27%)、现金1.7万亿美元(占比9%)。
证券资产中,政府支持机构地产抵押证券(agency or GSE MBS,简称政府支持机构MBS)占全部证券的52%、国债占29%,其他证券(私营机构及地方MBS等)占19%。
贷款资产中,工商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1%、住房贷款占23%、商业地产贷款占25%、消费信贷占17%。

图: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端结构
来源:中金公司
相比大银行,小银行持有证券资产占比更低,贷款占比更高(证券占大银行资产的29% vs. 小银行的22%;贷款占大银行资产的50% vs. 小银行的66%)。
证券中,大银行与小银行持有的国债与MBS占各自资产基本一致(例如,大银行MBS占全部证券的52%、国债占32%、私人机构MBS占2%;小银行MBS占全部证券的50%、国债占22%、私人机构MBS占3%)。
贷款中,大银行贷款品类更为平均,而小银行商业地产贷款更多(高达43% vs. 大银行的13%)。

图:美国商业银行大型、小型银行资产结构对比
来源:中金公司
美国商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和生息资产融资成本,与联邦目标利率走势基本一致,但净息差与联邦目标利率走势在某些阶段却有所背离,主要是资产端利率变动幅度还受到银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银行业“惜贷”行为等因素影响。

来源:招银国际

图:生息资产收益率、放贷力度
来源:国信证券
如2004-2006年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但净息差持续下行,主要是该阶段美国经济繁荣,银行信贷供给充足,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得银行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比例,加大了房地产领域贷款的投放比例,因此资产端利率上行幅度小于融资成本上行幅度。
2007-2009年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但净息差持续上行,主要是银行信贷投放标准大幅收紧,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幅度低于融资成本下行幅度。
金融危机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处在零利率和QE环境下,同时随着经济逐步复苏,美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净息差持续下行。
(二)
首先,从收入体量和业务结构来看:
从2024年收入体量看,美国合众银行(约合1965.95亿元人民币)>Truist Financial(约合954.48亿元人民币)>杭州银行(383.8亿元)。
从资产规模看,美国合众银行(48760.2亿元人民币)>Truist Financial(38183亿元)>杭州银行(22223.56亿元)。
从收入构成看:
Truist Financial——2019年2月,美国两家区域性银行BB&T Corp和SunTrust Banks Inc合并,交易完成后即Truist Financial Corp,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规模较大的银行并购交易。
目前,其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公司主要通过银行子公司Truist bank和其他非银行子公司开展业务。它为商业和消费者客户提供一系列银行服务,包括资产管理、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消费金融、房屋净值贷款、保险、投资经纪服务、移动/网上银行、支付解决方案、零售存款产品、小企业贷款和学生贷款等。
其收入构成中,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主。
(本报告全文详见https://mvzxk.xetsl.com/s/2iNIZ6,加微bgys2015获取全文阅读权限)

图:收入结构(单位:亿美元)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美国合众银行——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存款、现金管理、资本市场以及信托和投资管理服务。此外,美国合众银行还从事信用卡服务、ATM、抵押信贷、保险、经纪和租赁。
其收入构成中,也是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大。

图:收入结构(单位:亿美元)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杭州银行——主要业务分布在浙江省杭州市以及浙江省其他市县,同时积极拓展长三角区域及国内一线城市业务,搭建了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等重点城市在内的区域经营布局。
2024年,收入构成中,公司金融业务占比47.48%,金融市场业务占比28.4%。零售金融占比15.23%,小微金融占比8.8%。其中,利息净收入占比63.7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9.7%,投资净收入占比19.1%。

图:收入结构(单位:亿元)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三)

图:归母净利润增速(单位:%)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这个行业,从微观增长情况来看:
一、Truist Financial银行——2024年,总利息收入250.66亿美元(同比+2.5%),净利息收入140.91亿美元,同比下降3%。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4.69亿美元,上年净亏损14.52亿美元。
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49.5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净利息收入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9亿美元。
2025Q1平均贷款增长1.1%,存款增加22亿美元;净息差降至3.01%。全年营收增长指引为1.5-2.5%;预计净利息收入增长3%,预期贷款实现个位数低增长。

图: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二、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2024年全年,总净营收274.55亿美元,上年为281.44亿美元,同比下降2.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9.09亿美元,上年为50.51亿美元,同比增长17%。
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净营收69.5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7.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6.0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2.6%。

图: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二、杭州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169.8亿元,同比增长18.1 %。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非息收入为主要贡献分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21.8、16.1pct。
2024年末,杭州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为14.8%,增速较3Q末提升1.4pct,扩表强度高于行业;其中,贷款、金融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16.2%、11.5%,较3Q末分别变动+0.2、-2.5pct。
从信贷投放结构来看,期内信贷资源加力向重点领域倾斜,2024年末,制造业、绿色、科技、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6.3%、21.5%、29.5%、29.9%。
零售贷款方面,2024年末,住房按揭、个人经营贷、个人消费贷及其他余额增速分别为12.2%、8.2%、6.7%,对全年零售贷款增量贡献分别为44.4%、39%、16.5%。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归母净利润60.21亿元,增长17.30%;
截至2025Q1末,杭州银行不良率0.76%,与年初持平;关注率0.54%,较年初-1BP,资产质量绝对指标仍处优秀区间。2025Q1末拨备覆盖率530%,较年初-11.38pct,绝对水平领先可比同业,拨贷比4.04%,较年初小幅下降0.07个百分点。

图: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四)

图: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图:美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
来源:中金公司
各项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truist financial的资本充足率较高。
(五)

图:ROE-TTM(单位:%)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Truist Financial的ROE在2023年为负数,主要是商誉减值拖累净利率所致。
杭州银行的权益乘数、净利率更高。

图:杜邦分析(单位:%、倍)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图:美国银行业ROE、ROA
来源:兴业证券

图:净利率(单位:%)
来源:并购优塾、choice
(六)

图:银行贷款及增速
来源:国盛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