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00万播放!顶流博主「小Lin说」谈稳定币,加密迎「现象级破圈」

2025年07月18日,03时08分09秒 加密货币 阅读 6 views 次

撰文:潘知否

原标题:加密行业走进主流视野?顶流博主「小 Lin 说」一天 500 万播放


7 月 15 日,知名财经科普 UP 主「小 Lin 说」在 YouTube、Bilibili、抖音、头条等主流平台发布了一期《一口气了解稳定币》的视频,上线 24 小时播放量已超「五百万」。这是币圈内容首次以专业、中立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稳定币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法案层层展开,以科普的形式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其中奥秘。

一天500万播放!顶流博主「小Lin说」谈稳定币,加密迎「现象级破圈」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小 Lin 说视频内容的精华观点总结:

1、美元稳定币依旧主导,但价值沉淀在「触达」端

2024 年稳定币交易量首次超过了 Visa 和 Mastercard 的年支付总量,当前主流的美元锚定型稳定币(如 USDTUSDC)虽然以美元或美债作为储备资产,但实际商业价值主要沉淀在分发环节。2024 年仅 Circle 支付给 Coinbase 的渠道分销费用就高达 9 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 54%,这一数据清晰展现了行业价值链的分布特征:真正的商业主导权掌握在拥有用户触达能力的平台手中。

2、合规性成为行业分水岭,带来「信任溢价」

视频指出,早期加密货币与洗钱关联的负面印象、过度投机属性等「原罪」,正在成为阻碍主流接纳的关键障碍。在这方面,Circle 的合规实践提供了成功范本——成功打入了美国主流金融市场。随着天才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以及 Mica 欧盟法案的推进,这种「合规溢价」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3、稳定币背后代表的是地缘金融博弈

视频指出,美国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本质上是美元霸权在数字时代的延伸。这种博弈态势导致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入场:银行担忧支付结算业务被蚕食,科技巨头觊觎金融基础设施红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机构目前仍将稳定币严格限定在支付领域,对其衍生金融服务保持高度警惕,这种政策导向将持续影响行业演进路径。

这次破圈视频的意义,恰恰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外部视角」——透过 500 万普通观众的反馈、评论区的高频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市场对加密行业的真实认知和期待——合规性焦虑与实用性质疑。

加密合规化与用户资产安全

在小 Lin 说的视频中,交易所合规化与用户资产安全占据了重要篇幅,并且这部分重点提及了 OKX。正是因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加密货币的核心疑虑并非「能否盈利」,而是「资金是否安全」。 视频评论区中,大量非币圈用户的留言也反映出了对监管合规性、资金安全性,以及是否存在「庞氏骗局」风险的担忧。这些担忧正是行业要获得广泛接纳必须跨越的门槛。

毕竟,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2014 年日本 Mt. Gox 因黑客攻击和管理不善导致 85 万比特币丢失;2022 年 FTX 因挪用用户资金而崩盘,百亿美元市值一夜归零。这些事件不仅重创行业信心,更让市场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 2023 年初加密货币总市值约 $8000 亿,远低于 2021 年峰值($3 万亿)

  • 2023 年加密融资总额仅 $95 亿(Messari 数据),同比 2022 年($307 亿)下降 69%,创 2020 年以来新低。

  • 2023 年银行危机(Silvergate、Signature 关闭)法币通道断裂:加密企业美元出入金难度增加,

流动性下降、融资缩水、散户离场,市场进入「寒冬」的黑暗时刻背后是整个行业为监管缺位付出的惨痛代价。而主动拥抱加密货币合规是一条更难走的路,因为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

视频中特别强调了「储备金证明(Proof of Reserves, PoR)」这一概念。相比较传统金融机构的储备金模式、机构托管等层层中介模式,清晰的储备金证明(PoR)是类似于上市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存在,而且更加实时透明。这里面有着很多隐藏却又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主流资产占比量,可以等同于核心资产占比;资产储备金率可以等同于偿付能力的有效指标。

月度储备金证明披露如今已成为主流交易平台的标配。观察 OKX 近两年的实践发现,在满足基础披露要求之外,还建立了链上监测系统,具备可疑地址实时追踪和风险预警能力。从 OKX 的「CEX+Wallet+Pay」三位一体战略可以看出,这是他们对全球用户安全和产品体验的承诺。同样的,我们也能看到 Circle 通过坚持合规赢得美国市场认可一样,这是长期的信用认证,是对投资者、用户、包括监管方的答卷。

一天500万播放!顶流博主「小Lin说」谈稳定币,加密迎「现象级破圈」

稳定币全球支付只是起点,应用才是终局

小 Lin 说在探讨「稳定币全球支付体系」时,提出了一个目前稳定币发展的关键点:虽然当前各国监管机构对稳定币的定位仍聚焦于支付属性,但其未来潜力远不止于此。随着稳定币立法进程加速,全球巨头纷纷布局:

  • PayPal 在 2023 年 8 月推出 PYUSD,成为首家发行稳定币的支付巨头;

  • 蚂蚁集团、京东 等互联网企业积极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 渣打香港、招银国际 等传统金融机构亦通过合资或沙盒测试探索稳定币业务。

当前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已有 40 多家企业,摩根大通 CEO 杰米·戴蒙耶也表示,他不明白稳定币的吸引力,但他也不会袖手旁观。当前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虽然各大机构都在争相布局稳定币发行权,但整个市场对稳定币的真正价值和发展路径尚未形成统一认知。

随着发行门槛降低,真正的差异化将体现在商业场景的构建能力上。比如跨境支付方面和电商合作,用稳定币替代传统银行汇款(节省 3-5% 手续费);推进商户接入:推动稳定币在旅游、游戏、电商等场景的落地;扩大 DeFi 参与度,降低门槛;并且关键在于合规通道:通过牌照打通法币兑换,让稳定币真正「可用」。

这也是为什么 Meta 计划通过 WhatsApp 嵌入支付功能,打造社交场景的稳定币应用;Coinbase 专注于构建具有社交、游戏属性的数字钱包;OKX 则从用户需求场景出发,着重于数字货币支付与链上打通。

OKX 通过与 Circle 的合作建立美元与 USDC 1:1 实时兑换的合规通道,同时联动银行优化法币进出金流程。同时,用户可通过 OKX Pay 应用完成稳定币转账或在 POS 终端进行支付。当用户既能使用稳定币进行各类场景支付,又能便捷地完成与法币的兑换时,稳定币的商业价值才真正得以完整呈现。

显然可见的是,稳定币相关公司正在加速抱团从而构建生态体系,在发行技术、生态应用、分发渠道形成多协同合作体,展开激烈的竞争。例如 Circle 与 Coinbase 的合作建立了 USDC 的发行和分销体系;全球美元网络(Global Dollar Network) 合作 30+ 业内顶尖公司,包括了美国主流交易平台 Robinhood,加密货币交易所 Kraken,加密金融服务公司 Galaxy Digital 等等。

近期 Global Dollar Network (GDN )宣布在欧盟发行 USDG 稳定币,并宣布 OKX 成为核心合作伙伴。这是目前继 USDC 后「唯一」一个明确在新加坡与欧盟都获得监管认可的稳定币, 已覆盖 450 个国家 / 地区的超过 30 亿用户。

一天500万播放!顶流博主「小Lin说」谈稳定币,加密迎「现象级破圈」

结语:破圈背后的长期主义

合规化正在成为入场券,应用场景决定天花板:当普通用户能够像视频展示的那样,轻松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和日常消费时,加密货币才能真正融入现实生活。

行业发展的每个里程碑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加密行业的破圈时刻,每一个走到主流视野的人物或者品牌,背后都凝结着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他们的每一步都是精心布局,是大胆尝试,更是笃定信念,这是让他们走到现在、走到我们眼前的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加密建设者的代表。

小 Lin 说这次的破圈视频,不仅仅是稳定币开始了金融行业的创新革命,也是加密行业建设者长期努力的缩影。我相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次被「看见」。

(来源:比推)

说明: 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