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收购大窑汽水获批,喜欢投资“吃喝”的并购之王将如何改造本土品牌?

2025年07月18日,08时31分20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KKR收购大窑汽水获批,喜欢投资“吃喝”的并购之王将如何改造本土品牌?

KKR收购大窑汽水的进程或已落下帷幕,时隔多年之后,中国本土汽水品牌将再一次投入外资的怀抱。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国际”)股权案已于2025年7月4日办结。

公开信息显示,KKR公司(“KKR公司”连同其子公司,合称“KKR”)通过其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的股权。远景国际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在2024年中国境内碳酸饮料市场的市场份额为5-10%。本次交易前,远景国际由自然人全资持有并单独控制。本次交易后,KKR将间接取得对远景国际的单独控制权。

虽然大窑汽水未作出正面回应,但多方信息显示,此次交易或已初步完成。

作为近年来国内饮料市场的一匹黑马,1980年代创立于内蒙古的大窑,已经成为国内有糖汽水领域的第三名。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大窑线下零售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为4.35%。碳酸饮料类目中,2025年1月至5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大窑线下零售渠道市场份额分别是60.46%、29.59%和2.64%,市场份额同比增速分别为0.66%,-0.92%和11.15%。根据马上赢发布的2024年国内饮料市场数据显示,有糖汽水前三名依次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饮品。

不过,对于面对如今轰轰烈烈的健康风潮,这样一个充满地域品牌特色的有糖汽水品牌想要获得进一步增长,确实充满挑战。而卖给KKR,或许也意味着大窑即将迎来全新的变化。

全方位扩张

从1990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骑着三轮车卖汽水,到成立汽水工厂,再到1996年,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呼和浩特八一饮料厂,并于2006年改制更名为大窑食品厂。大窑的发展初期基本局限于内蒙古地区。

直至2014年,大窑才做出了“杀向全国”的决定。

但是这样一个实力有限的品牌,想要渗透进强势传统渠道困难重重。为此,大窑选择了另外一条通路,即餐饮渠道。

而让大窑真正拿下餐饮渠道的,还是丰厚的利润诱惑。

媒体统计,500毫升装可乐一瓶2024年进货价在2.1~2.4元之间,零售价则接近4块钱。这显然远高于其他利润微薄的饮料品类。

也正是因此,大窑成为了备受餐饮店老板们追捧的饮品。根据大窑两年前披露的信息,大窑85%以上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有78.4%的大窑消费者是通过餐饮店购买的。

这一占比甚至高出了可口可乐等强势品牌。

公开信息显示,大窑饮品已入驻几十万家终端餐饮店,同时也拓展了流通渠道、电商渠道等,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市场布局,组建了千余家经销商团队,完成了百万余家终端渠道的构建。此外,大窑饮品也在逐步进军海外市场,在蒙古、俄罗斯、东南亚、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与地区开展出口业务。

在生产层面,大窑共建设了7大核心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石嘴山、辽宁沈阳、吉林四平、安徽阜阳、陕西宝鸡、山东泰安。其中,大窑陕西基地的投入是最多的,根据媒体报道,该项目总投资金额达到了12.6亿元。其余几家生产基地的投资金额也在1亿元—5亿元不等。

不过,在如今追求减糖、健康的风潮下,有糖饮料已经无法再占据市场的主流。

据尼尔森IQ数据披露显示,截至2025年前四个月,碳酸饮料线下市场处于收缩状态。

为了能够进一步开拓市场,大窑也在进一步扩充品类。截至目前,大窑构建了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能量风味饮料、茶饮料五大品类矩阵,其市场网络已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链接千余家经销商、触达百万终端网点。

同时,还通过联名国潮IP、开发无糖系列新品的品牌年轻化战略,逐步突破“大汽水”的单一形象,构建起覆盖Z世代的消费新生态。

从渠道、产品、营销到生产,一系列动作都在为大窑汽水的全国布局铺路,也必然会对其资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资本入局或将迎来系统性改革

对于一个仍然在寻求增长的品牌来说,与资本合作可以说是大窑汽水的必然选择。

今年1月,彭博就曾引述“知情人士”称,大窑正准备最快于2025年下半年在香港IPO,寻求筹集高达5亿美元的资金。

虽然该公司回应称,暂未考虑IPO事项。但是大窑对于与资本的合作,一直保持着开放的态度。

2023年10月,市场传闻大窑汽水即将被可口可乐收购。对此大窑予以否认:“大窑饮品与可口可乐没有过任何形式的收并购交流或接触。作为一家纯民营企业,大窑饮品从未计划,也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

2024年,大窑再次否认即将被维维股份收购。

如今,随着被KKR收购的进度几近完成,或许可以从该机构一直以来对于收并购业务的态度,窥见大窑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有着“杠杆并购之王”的美誉。

自2006年入华以来的接近20年时间里,KKR共完成了近8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其中有15笔控股交易,控股交易总规模超过120亿美元。其投资的品牌包括了字节跳动、青岛海尔、雷氏照明、中金公司、认养一头牛、兴盛优选、美瞳品牌moody等等。

在消费领域的投资中,KKR投资了不少和“吃喝”有关的企业,最著名的投资包括在中国乳业的投资,现代牧业、中粮肉食、圣农发展。值得一提的是,KKR投资过中国乳业的龙头公司蒙牛乳业,而蒙牛乳业和大窑汽水有地理上的渊源——同源于内蒙古。

并且,在备受瞩目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项目中,KKR也是潜在买家之一。KKR联席CEO裴容范(Joseph Bae)曾表示,“我们在中国的关注围绕高质量的消费与服务业,这类公司在地缘局势面前不敏感。”他表示。

这背后也体现了KKR投资策略的改变。

KKR集团合伙人孙铮曾表示,大约自2018年以来,KKR在中国将投资重点从原先的少数股权投资转向并购控股投资,即通过并购获得企业控股权。并购控股的目的在于使得被投企业盈利增长,同时估值倍数提升,以此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买来一个比较复杂、主营业务不突出、特点不鲜明的企业,帮助它梳理业务,非主营业务该关的关掉,该卖的卖掉,最终突出主营业务,成为卓越企业”。

对于大窑汽水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国产品牌来说,如何在资本的加持下实现更有效的增长,在巨头丛生的饮料市场取得更加稳固的市场地位,或许将成为决定其品牌天花板的关键性挑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谢璇,编辑 | 房煜)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