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2025年07月15日,17时53分34秒 科技新知 阅读 8 views 次

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图源:公司官网

德固特(300950.SZ)“蛇吞象”式重组交易预案日前出炉。相比于此前市场猜测的仅收购控制权(股权比例约51%),方案内容令人大出意外,德固特拟收购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鲸科技”或“标的”)100%股份,重组后实控人不变,交易价格等详细信息尚未确定。

这笔交易中,德固特与标的公司行业属性跨度之大令人咋舌——一方是服务煤化工、石化企业的环保装备商,另一方是阿里系旗下南京云计算“独角兽”,企业体量上亦差距显著:标的营收7倍于德固特。

因重组前后实控人未发生变更,依然为魏振文,该笔跨界并购被视作浩鲸科技的一次“曲线上市”,德固特则称其为“可成功构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公布重组交易预案时,德固特同步发布一则协议转让公告,魏振文拟打8折向杭州晨启成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州晨启”)转让德固特5%股份,杭州晨启是刘晓丹旗下企业,刘晓丹在业内有着“并购女王”之称。

股价明显利好预期下,魏振文踩在重组预案公布时点低价转让股权,引发市场对其背后逻辑的猜测:因为并购将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募集配套资金“三管齐下”,浩鲸科技的体量又远大于德固特,魏振文的持股比例通常会被大比例稀释,而魏振文依然选择在并购前减持,是有意调整股权结构以配合后续资本运作,还是为重组交易引入刘晓丹团队的专业经验以降低重组风险

7年上市未果,辗转于中兴通讯和阿里系

与不少并购标的相似,浩鲸科技亦属于“上市坎坷”系列。浩鲸科技2003年成立,旗下有电信软件业务、云和AI软件业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据公司2024年消息,其国际业务营收占比超过40%。

浩鲸科技的发展史以2018年易主阿里系为分水岭,2018年之前,浩鲸科技名为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新三板挂牌约16个月,原是中兴通讯(000063.SZ)控股子公司。

2018年,受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内忧外患之下,以12.23亿元将浩鲸科技43.66%股份出售给阿里系资本南京溪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南京溪软”),与此同时,阿里系向浩鲸科技增资1亿元。

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此后,浩鲸科技出表、更名、升级logo,成为阿里系生态中与阿里云并肩的两大云计算品牌之一。

浩鲸科技2018年左右就启动了五年A股主板上市计划,并立下预计3-5年内实现市值和业绩双百亿雄心壮志。

从后来的发展轨迹看,两个目标皆未能如愿——2021年和2023年,浩鲸科技两度启动上市辅导,均无疾而终。2023-2024年,公司营收徘徊于36-38亿元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阿里系”控股时,浩鲸科技作为阿里旗下第二大云计算品牌,定位为阿里云软件服务生态的“使命级合作伙伴”,深度受益阿里系生态赋能,公司业务覆盖范围也在期间大为拓展,从运营商业务不断延伸至政府、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等政企领域。

眼下,南京溪软仍是浩鲸科技第一大股东,若重组交易落地,或将意味着阿里系彻底退出浩鲸科技。这种变动是否会对浩鲸科技未来发展产生冲击,目前尚难断言。

突击减持伏笔和“蛇吞象”疑点

德固特收购浩鲸科技属于典型的“蛇吞象”式并购,2024年,浩鲸科技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2亿元。同期,德固特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9671万元。

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笔者注意到,2018年,南京溪软入主浩鲸科技时,浩鲸科技的估值约在28亿元左右,目前南京溪软的持股比例为27.83%。如果按照南京溪软不亏本退出的情况估算,浩鲸科技目前的最低估值要达到约46亿元。

以德固特的实力(今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仅1.93亿元),想要撬动这笔交易并非易事,根据重组交易预案,德固特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进行,其中,现金支付部分主要通过募集配套资金实现。具体发行股份数量尚待标的资产估值公布后确定。

这也意味着,发行股份将成为德固特支付交易价款的主要途径,重组势必将大比例稀释现有股权。

实际上,虽然德固特在重组预案中声称,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公司“可成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但外界对魏振文在退休年龄进行跨度极大、风险极高的二度创业,亦持有怀疑态度。

这种怀疑并非空穴来风:作为60岁的实控人,魏振文的年龄已至常规退休节点,且德固特董监高名单中无任何其他魏氏家族成员可承接控制权。此背景下仍推动这笔风险与成本双高的“蛇吞象”并购,更像是为自己铺设退出通道。
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实控人情况

加重这种疑虑的是,德固特实控人魏振文在股权将被大比例稀释之际,突击选择在交易预案发布时同步向第三方杭州晨启协议转让5%股权,这导致重组交易前,魏振文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降低至52.74%。

这为后续进一步减持预留了操作空间——即分别作为标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的阿里系南京溪软和中兴通讯,重组后的持股比例很可能与魏振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十分接近,届时,南京溪软与中兴通讯作为长期参与浩鲸科技资本运作的股东,本就占据近水楼台优势,无论是魏振文寻求退出时承接其股权,亦或是双方主动寻求“上位”,都便利得多。
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标的股权结构

而巧妙之处是,如果成行,这笔“蛇吞象”并购也避开因“控制权变更+置入资产规模超自身”而触发借壳上市的监管红线。(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孙明烁)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